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叶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4(1):61-63
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的扩大,省际出国留学项目的相继出台,为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高校依然存在诸如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应当结合国家和高校发展的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4.
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学历偏低、理论功底薄弱等等亟待改变的现状,高校应通过采取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加强师德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全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界定了高校教师兼职行为及其表现类型,进而分析了高校教师兼职的行为动机、相关组织为兼职提供的运行机制、以及兼职的外部环境,并认为,高校教师兼职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源重新优化和配置的过程,是无需禁止的一种行为,但需要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L. Earle Reybold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8,32(5):279-29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xperience of faculty ethicality in education. Research questions focused on faculty characterization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related socialization 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 to dilemmas.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32 faculty
members and analyzed using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Findings describe the experiential dimensions of faculty ethica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a higher education ethos on professional reaso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he tenure and promotion proces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dimension; but faculty reward systems in general, as well as personal and family identification, also
help to structure ethicality. Four elements of academic ethicality are discussed: standard, information, diversity, and integrity.
相似文献
L. Earle ReyboldEmail: |
7.
刘志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4,(3):1-5
当前高校教师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合作愿景与有效的共同目标的缺位,派别文化的存在影响到合作成员的价值认同,不当的合作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到合作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进而挫伤了合作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对博弈理论进行了简单梳理,并撷取演化博弈的部分理论,尝试从该视角来分析当前高校教师合作的部分行为,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合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入职培训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新进教师的入职培训非常必要,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从"高校学生"到"高校教师"的转变来分析我国高校新进教师的职业准备状况,二是从"职前教育"到"职后发展"的过渡来分析高校新进教师的入职期特点,三是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我国高教质量建设面临的挑战,三个维度的分析都说明我国高校新进教师的入职培训必要且任重道远,值得关注,急需重视。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职工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好基层教职工的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21世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时代,面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职工的教育方针也需要有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4):31-34
社会舆论和高校自身对高校师德的评价出现了一种“泛化”倾向。社会舆论把许多高校里出现的、无论是不是教师职业群体身上发生的道德和非道德现象,都归结为“师德”问题。高校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则倾向于把对高校教师的普遍的、一般的职业道德要求,运用到所有的高校教师个体身上。高校师德泛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这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高校教师职业身份的模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相关院系的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按照赋予学部的职责和权力,可以将学部划分为"虚体型"、"实体型"和"实虚结合型"三类。其中虚体型学部是指仅具有跨学院的学术决策或咨询权力,而实体型学部还具有管理学院的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和扁平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趋势,同时学部制改革可能会冲击既有的学术生态,所以需取慎重态度,如果改革是以学科和科研发展为直接目的,建议采取虚体型或实虚结合型学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从建特色社团的角度,寻求稳定就业的途径。本文由特色社团为就业护航、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特色社团、特色社团搭建就业桥梁三部分组成。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对稳定就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的转型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教师是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核心力量,只有大学教师的转型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的转型。教师的伦理道德、高深知识的创新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推动大学教师转型的根本,而大学教师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学术职业的专业化。树立学术和市场结合的教师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竞争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大学教师面向市场的专业素养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是促进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13,23(1):117-145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more competitive now than ever b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hanging and refocusing their identity, missions, and strategic visions to better serve students, prospective students, partners, and other external constituencies. As a resul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hanged their name to distinguish and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in this growing and evolving marketplace. This study takes a closer look into the phenomenon of a university strategic name change process and faculty involvement. It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much faculty involvement is needed to facilitate a successful university strategic name process? What is the impact of faculty involvement on a university strategic name event? What are the drivers of a university strategic name change? What are the roles of faculty members in fulfilling the desired outcome(s) of university strategic name change ev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aculty involvement is pertinent to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a strategic university name change.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本论文立足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稳定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长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5):101-106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对高校教师评价过程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不对称风险的产生源自于高校教师专业服务的复杂性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框架,进一步确认原因在于校方与教师之间存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偏好取向的不同。未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信息甄别,推动激励相容和声誉约束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18.
荷兰莱顿大学的教师发展工作,以教学研究院为核心,协同人力资源管理部与教师委员会形成了“发展对话-教师研究-活动落实-质量评估”循环作用的教师发展工作运行机制:对话学校与教师发展需求,形成教师个性化发展契约与发展共识;研究教师发展规律,在教师理论基础上指向具体学科与教学法,提高研究的实践指导价值;落实教师发展项目,严格把好大学教师资格关卡,配套个性化可选择性发展项目;评估教师发展质量,在“校内评估、校外评估和政府监督”质量监控框架下,改进教师发展工作。在扩展国际研究视野基础上,借鉴莱顿大学有效的教师发展工作运行经验,反思中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工作实践,有必要在“学校与教师对话”“教师研究主题”“活动设计落实”“发展质量监控”等方面进一步精细化相关工作,从而促进高校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思想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寄予希望,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树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广大教师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表示忧虑。部分教师中还形成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为此,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教师聘任制在实行过程中选择短期合同和长期合同的原理,说明了在给予教师长期合同或终身教职中使用“非升即走”机制的原因,指出了实行教师聘任制之后职称评定制度的走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