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师德论坛山西分论坛围绕师德核心主题,对“师爱”、“尊重”和“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达成了共识,实现了从教育爱到教育爱与母爱相结合、师生关系从师道尊严到建立师生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教育原则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的三个转变,提升了师德内涵的时代性、民主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尽管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回荡在我们耳际给学生脸上刺字的歇斯底里和儿童欲哭无泪的痛楚呻吟,无不提醒我们对师德的联想和深层思考。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教育必须在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既要自觉地融入国际社会,双要一枝独秀地把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反作用于“地球村”这个国际社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传统师德进行剖析。找出新概念师德的基本内涵。然而,我国传统教师人格和师德理念包含了很深的“礼教”色彩。这种以“礼法”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往往使教师与学生形成极不协调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主题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借助教育模式理论,构建了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者在师德建设上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和评判,尊重高校师生的认知特点,以师生相互激励为原则,以师生互动为主要途径,以形成师生共建共享高尚师德的良性循环为最终目的.该模式较好解决了高校师德建设现存问题,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华传统师德的继承与当代师德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师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传统师德是当代师德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当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教师个人品德修养的动力源泉。当代师德建设应继承“自我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优良师德传统,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恪尽职守、服务学生,严谨笃学、不断创新等师德观念,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等师德内容和师德建设领导体制、评估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上创新。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强调“德治” ,汉代学者杨雄也曾指出 :“师者 ,人之楷模也。”这就是说 ,作为学生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和表率 ,教师的“师德”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教书———充满真挚的爱热爱教育事业 ,首要的是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教师爱事业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 ,只有全面关心学生 ,和他们同欢乐、共忧愁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尽管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回荡在我们耳际给学生脸上刺字的歇斯底里和儿童欲哭无泪的痛楚呻吟,无不提醒我们对师德的联想和深层思考。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教育必须在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既要自觉地融入国际社会,又要一枝独秀地把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反作用于“地球村”这个国际社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传统师德进行剖析,找出新概念师德的基本内涵。然而,我国传统教师人格和师德理念包含了很深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师德”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进而提出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两点建议:一是“为己而学”,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这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寓身教于言教之中”,教师的讲授,不仅传承学问,而且展示人品,变课堂教学为立体式教育,使学生在受知同时,得到“师德”的浸润,从而益智增德。  相似文献   

8.
李升莲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B):47-47,58
“新课程教学理念”正在逐渐深入每位数学教师的头脑之中,触及到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师魂”。必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必须以“爱”去感化学生,用知识去浇灌学生,用心灵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才是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基本定义,“严”是核心。“教以义方”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我国为师之道的优良传统。刚柔相济是育人的基本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础,“严”是师德的根本。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师道尊严传统,以严立教、以严立德,激励广大教师排除干扰,合法运用教育惩戒,将责任担当落实在教师育人的全过程,是当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的道德,一直与“高尚”挂钩。“人类灵魂工程师”、“无私奉献”、“蜡烛精神”、“为人师表”成为社会衡量教师的标尺,但这些师德理念却被时代变迁的大潮和社会转型的急流冲得步伐踉跄,少数教师的师德在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大打折扣,败坏了教师形象,贻害了子孙后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分析师德问题类型、探究师德问题成因,有效解决师德问题就成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正误,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工作效果。它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学生。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讲,师德与文化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作保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广大教师“敬业”、“乐业”。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所谓“乐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对于人民教师来说,“敬业”、“乐业”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师德谈     
人民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的劳动,他的劳动对象不是物品而是有思想的人。他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师德的特殊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道德意识水准要更高,道德行为要做“人之模范”,教师的师德要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因此,教师的师德对教育过程有调节作用,对教师有激励作用,对学生品德有培育作用,对学生智育有促进作用。热爱祖国、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悠久爱国主义优秀传统的民族,教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最主要的就是体现于热…  相似文献   

13.
反思传统师德典型的价值取向--追求奉献与牺牲,即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结合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结合新课程条件下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确立新课程条件下师德典型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谐与发展,即自我成长,引导学生,师生共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师德思想,如孔子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孟子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苟子的“尊严而惮”;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朱熹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如今,时代的飞速发展赋予了师德新的内涵: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团结合作、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师德的众多因素中,我认为爱心是师德的灵魂,爱心铸师魂。  相似文献   

15.
师德     
师德是教育之根,是立校之魂。“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行为表现和渊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因教亲师,因信其道,健康成长。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新时期师德素质有以下四点:一是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要坚定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二是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做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12,(6):66-F0004
去冬今春以来,合肥市庐阳区教育系统围绕“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区教育局先后开设了“花开有声——我的教育故事”论坛和“师德师风”讲坛,举办了“火红赤诚献教育,润物无声爱满园”师德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投票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各中小学幼儿园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师德建设,关注师德的真实状况,是必要而且可贵的。2005年是上海市“师德建设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如何去建构自己的师德大厦,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呢?现邀请几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的获得者和两位优秀教师,发表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很多人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亟须加强教育。笔者认为,影响师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学校文化以及个体接受的教育等。师德提升不是仅靠教育能够实现的,而应从整个社会、教育、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层面进行综合考虑。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理念上进行改变,由传统的"开展师德教育"转向"关注师德成长",即"让师德成长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19.
池进芳 《广西教育》2008,(16):11-11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师表、师德教育之魂。师表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还是一种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师德魅力铸就了教育之魂,这种教育之魂体现在教师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爱护学生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博爱”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师德坚持崇高化的师德标准、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和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感化,体现出传统师德人文性的一面。但是,过分崇高化的师德要求,降低了师德的现实指导作用;接受、服从的学生伦理地位观,也使学生主体性受困。为此,还原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一面,落实平等对话的师生伦理原则、坚持师德建设的人文价值导向,乃是提升师德人文性,促进传统师德向现代教师专业伦理的顺利"转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