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携手高中一线优秀教师,近距离触摸高中教材,答疑指津,营造新课标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课堂。"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一般说来,说理与诗歌,尤其与"有趣",就像油与水,是互不融合的。诗中要讲道理,就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可是在琳琅满目的古代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就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理趣"诗,不像玄学家和道学家那样板着面孔,而是像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典型的情理交融的文章。文章的情,主要体现在母爱上。由于“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便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以此来祛除疾病,保佑平安,可以说,在那百衲衣上,寄托着父母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儿子的生命。在“我”10岁时,家  相似文献   

3.
渔家生活历来是诗人们很感兴趣的题材,历代写渔父的诗、词、曲(这里统称为“渔父诗”)虽然未有人作过统计,但观其量却不在少数。尽管由于诗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感受各不相同,因而出现在他们笔下的渔父形象也迥然而异,但就其总体观察,这些渔父诗不外以下两种。一种是现实生活中渔父形象的真实再现。诗人们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按照生活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 ( 1 81——— 2 3 4 ) ,字孔明 ,号称“卧龙”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人。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他“亮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气 ,身长八尺 ,容貌甚伟”。他先帮助刘备建立帝业 ,后又辅佐后主刘禅。曾试图“兴复汉室” ,完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中的情理交融李秀珍“情理交融”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用基本常情与事情的一般道理有机结合去开展教学。它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一定的理论和观点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6.
张抗抗的《沙之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她用极富表现力的文字,引领读者去感受自然之壮美,自然之伟力。在层进跌宕的叙述中,涌动的是感叹赞美之情,同时,带给人们情与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见人教社高中《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读)第三册],不仅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而且表现了对荷强大生命力的赞美,用朴素、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9.
1.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 A、首句除点明题意外,还包含与“黄鹤楼”这一天下名楼有关的生活和友情的回忆。 B、“西辞”说明朋友要离开黄鹤楼西去扬州。一个“辞”字透露出依依惜别之情。 C、次句点出送别的时节和友人的去处。“烟花”二字,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送别环境,也透露出盛唐时代的繁华。 D、三、四两句在写景中蕴含着一个充满诗情的动人细节,在长久的翘首凝望中,寄寓了诗人对朋友的无比眷恋之情。 2.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向来被誉为“诗的国度”,从先秦到近代的优秀诗歌作品,至今仍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陶冶人们的情操,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古代诗歌还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学好它,现仅就课本收入的作品为例,介绍赏析古代诗歌的几点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同学们对中国历史中的许多爱国史实都很熟悉,我们现从古代诗歌中来感受那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诗篇:有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抒发爱国情操、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如《正气歌》、《金陵驿》等;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诗歌中有为数不少的咏鼠诗。这些咏鼠诗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以鼠喻人诗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以鼠喻人的诗——《魏风·硕鼠》。诗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费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相似文献   

13.
聂洪霞 《考试周刊》2011,(54):27-27
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富含理趣,苏轼诗歌同样也体现出这一特色。本文对于苏轼诗歌理趣化的成因、在自然风物和世风人情两个方面的体现作了分析,肯定了苏轼为诗歌作出的贡献,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4.
15.
诗歌赏析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在做题时感觉较为棘手的一个题型,其中的一些哲理性的诗词鉴赏更是成为众多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因此对于诗歌物趣情趣理趣的探究就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多年来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范文。它以唯美的诗歌化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春风和煦,细雨绵绵,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春天里的人们,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所以说,《春》是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是一曲热爱生活的颂歌。  相似文献   

17.
情理交融以达到情通理达,是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灵活机智地把握其中的情理变换,乃是正确运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送别诗及其主要特点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友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里生离有时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在古代,人们特别看重离别,离别  相似文献   

19.
一、古代送别诗及其主要特点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友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里生离有时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在古代,人们特别看重离别,离别时也就更见人间真情.江淹在<别赋>中说:(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也正是这些难以承载的离愁别绪,拨动着别离人的心弦,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送别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之中,优秀的古代诗歌更是那耀眼的篇章。我们品读了许多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歌,它们或寓理于景,或借物抒情,或怀故明志,或感时伤世,读着这感人至深的诗篇,沉浸在这诗情画意之中,既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又能得到切实的人生教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