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莹  杨学梅 《兰台世界》2007,(9X):48-49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章对青岛康有为故居开发提出一些新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岛市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故居作为历史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灵魂,是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青岛名人故居很有特色,数量多、类型广、集聚分布,然而保护与开发力度不大。通过对青岛23处名人故居的实地走访调查,本文试就青岛市名人故居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青岛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名人故居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摸建设与名人故居保护,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名人故居的保护,开发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时,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红色旅游”工程,必将为广大名人故居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是,名人故居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一个在新的发展时期值得大家积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版《康有为全集》的前言公正地宣称:“十九世纪末叶,康有为作为我国近代一位伟大的改革者、思想家和学者,曾经站在时代的前列,在政治、思想、学术领域内,进行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可贵探索。二十世纪开始以后,他逐渐成了时代的落伍者,然而他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着很大影响。他一生的著述,对于研究他本人以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80年代完成《康有为学术著作选》16种系列选编工作的哲学史家楼宇烈教授,也进一步明确地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哲学和学术研究,是从康有  相似文献   

5.
6.
曹国慧 《兰台世界》2015,(9):126-127
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第一人的康有为,他试图将儒家思想和西方立宪主义相结合、建立新型的法制国家的努力虽然成为一幕"悲剧性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思想与治国方略,却被后来的学者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所继承。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故居     
<正>~~  相似文献   

8.
明红 《兰台世界》2003,(11):29-29
邓小平故居为三合院式建筑,青石地板,有两个篮球场大。无数游人都被故居的楹联所慑服。正堂屋门前,挂着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1983年撰写的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语字精当,笔触流畅,高度颂扬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小平同志的敬佩和景仰之情。横堂屋门前,是1994年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利创作的500字长联,它用块云南红松木精雕细刻而成,红底白字,炫眼夺目,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小事宏观,大事微观,成事…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开发和利用电子图书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电子图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电子图书是数字化文献,它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图书馆在采访、分类编目、典藏流通等方面开发和利用电子图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和宪政制度的倡导者,对近代中国法制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康有为对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以西方大陆法系为蓝本,取代我国诸法一体的中华法系,进而建设符合世界主流和时代要求的"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轶事     
1924年春,康有为一行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游玩。当地人赵丹秋前往谒见,康有为不予。次日,赵丹秋漫步灵岩寺,正好康有为一行也在灵岩寺,两人不期而遇。康有为以人与山争地为联,向同行人征对。赵丹  相似文献   

12.
韬奋故居     
《档案与史学》2008,(11):3-3
重庆南路205弄54号(原吕班路万宜坊54号)是一幢三层新式里弄房子。1930年至1936年。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曾居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黄建农 《兰台世界》2012,(24):48-49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著有《新学伪经考》、《康子篇》等名著。康有为的著作内容大多反映了他本人的救国爱民思想和策略,也是他实践救国爱民活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轶事     
王淼 《湖北档案》2010,(1):75-75
1924年春.康有为一行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游玩。当地人赵丹秋前往谒见,康有为不予。次日,赵丹秋漫步灵岩寺,正好康有为一行也在灵岩寺。两人不期而遇。康有为以“人与山争地”为联,向同行人征对。赵丹秋趋前笑道:“‘峰夹云上天’如何?”康有为闻言大喜,连说:“对得好,对得好!”又问:“你是何人?你能吟诗吗?”赵丹秋回答说:“雁荡山地灵人杰,能诗善词者,岂止丹秋一人。”康有为便对赵丹秋说:“寺前梅花盛开.你能吟梅一绝吗?”赵丹秋略加思索,随即吟道:  相似文献   

15.
我早就知道托洛茨基流亡的最后居所是在墨西哥城,但是来到墨城后到处打听,大多数人都对我摇头,说不知道.偶尔从女留学生L处得知了线索,于是兴致勃勃地前往.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绿树掩映中,一幢青砖红瓦小楼默然伫立。楼前草坪上,一座半身人物雕像,仁爱的目光闪耀着正义与人道的光辉……这里就是由拉贝故居改建成的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以下简称“拉贝纪念馆”)。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康有为受到家族藏书传统影响,同时接受西学知识,以家族藏书为基础,办学需要为动力,积累大量藏书,其中包括大量西学书籍,成为广东藏书界“粤省四家”之一。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藏书被查抄,以及康有为个性不羁和晚年经济困窘,导致藏书管理不善、过世后家人因负债售卖藏书,最终导致康有为藏书散落广西、镇江等地。本文以相关史料和馆藏文献为基础,探寻康有为藏书的聚散过程,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康有为个人特质分析其藏书聚散原因,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秦维宪 《新闻世界》2007,(11):46-47
康有为集进步与保守、资本主义新思潮与封建旧传统观念于一身,表现在他既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但他自己却南辕北辙,妻妾成群。尤在晚年,他与几位中外妙龄女郎,谱写了一曲曲浪漫的黄昏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辛亥以后的袁世凯与康有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腾 《历史档案》2003,2(3):107-111
袁世凯与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重要人物,清末尤其是维新变法时期两人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戴逸的《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袁和维新派的关系》、张华腾的《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杨天石的《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等文章中均有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海河北岸,有一条南端连接北安桥、迤北直达小树林的南北通衢,这就是长2189米的北安道。1937年后,曾一度改称河东八路。1939年,北安桥这个位置附近建成木桥(时称新桥)后,交通愈加便利。抗战胜利后,此路随着该桥重建为胜利桥而更名胜利路。1999年后,货场大街和北安道陆续拓宽,由于北安道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因而沿街名人汇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