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利往往是一个贬义词,它和自私、贪婪、欲望等词一并出现。然而高等教育中,功利主义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新世纪、新阶段,当高等教育面临市场化、大众化等挑战时,功利主义成为了大学生存的必备要素,也是大学向前推进的一驾马车。  相似文献   

2.
功利主义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一种典型,它的局限在于忽视教育活动中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教育的过程属性主要是通过教育的对象——人的成长,教育内容的传授形式——课程来体现。对当前功利主义教育表现的反思得出如何追求教育的过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阅读"钱学森之问",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反思我们国家的科研方式,科研人才的培养,以及我们的科研精神。在"钱学森之问"中,钱学森不时的提及欧美的一些可能方式,其中创新是最重要的。本文从科学精神的四个特征分析了我们的不足,提出应借鉴欧美的先进科研精神,并阐述了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但教育的价值最终应该落在人的发展层面.功利主义教育应该超越其现有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促进人的一般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6.
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但教育的价值最终应该落在人的发展层面。功利主义教育应该超越其现有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促进人的一般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对研究本身可能产生影响.本文关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高校学者学术研究的可能影响,认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可能影响高校学者研究范畴的关注、研究目的的指向、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主张的确立.文章期望对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的高校学术研究现实有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个性的综合体现,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面对我国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培育大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和谐校园,将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庄国萍 《教学研究》2007,(4):303-307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个性的综合体现,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面对我国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培育大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和谐校园,将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为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功利性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澄清其认识误区是理解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逻辑前提,透析功利主义的实质有利于正本清源。理论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实践上,职业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着丰厚的践行土壤。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大学精神的出现使大学有了生命。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时代性与民族性分别是大学精神的三大要素。大学精神的先天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乱”的根源之一,因此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思路在于:“执本”与“变通”,内外兼修以及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2.
封建教育主要强调教人“做人”的价值观,不关心国计民生的发展,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现代教育向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转轨,但在1958年至文革以来出现几种价值观上的偏差,导致人才培养规格的失误。因此,当前的价值选择应从中吸取教训,多元发展,既重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又重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的结合,由此构建21世纪的现代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奠定了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大学之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在中西方两种文化矛盾冲突与融合中,我国古代“大学之道”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大学教育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日益出现的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生态危机及其导致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高等教育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并期待重新确立“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新时代大学所追求的崇高信仰。为此,当前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在继承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近代以来西方大学理念创新的优秀元素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以“人文、理性、求实、创新、和谐”为核心价值信念创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探索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以适应当今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教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论范畴之一.作为一个悠久的范畴,"教化"范畴在价值取向上有双重意义,即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和对个体的伦理道德培养,两者又有着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教化"是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中的重要范畴,"教化"范畴带着功利主义的特征一直通向现代,至今还存活于中国现当代文论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大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与价值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大学发展的功利化倾向与学生学习倾向的世俗化是制约大学课堂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站在现代的角度,回眸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实践,反思书院的历史作用,当代大学课堂应定位在精神的培育上。因此,我国当代大学课堂的价值应是思想信仰的养成,公民意识的提升,担当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面对教育功利主义、学术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诸多"负能量",高等院校想要不因功利而迷失方向、持久保持应有之地位与声誉,就必须重新重视和强化高等院校文化建设。院校组织成员群体间的价值冲突、组织内各学科间的冲突、符号系统间的冲突与国家政策及院校内部行政权力对院校文化的产生消极影响等"负能量",只要处理得当,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产生现代高等院校文化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作为普通的人,其行为(如教书、育人、科研和自我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功利性的一面。教师行为中的功利性可以从人性的角度、社会学角度、经济学角度以及心理学角度得以解释。因此,正确对待这种功利性,尽可能减少教师功利性行为的发生,国家与政府应从几方面做出努力: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继续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在"必需够用"的学制体系下过多关注"社会—技术"结构,对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重视不够。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和建设志愿者行动机制是高职教育"去功利性"的关键,可以考虑建设若干门"共同核心课"和设置合理的义工学分,将专业实践环节和"义工"服务相结合,通过培养"义工精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期实现高职教育"去功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精神暴露出来的功利主义倾向,既呈现出大学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迷失。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仅要培育学生卓越的理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更要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为。  相似文献   

20.
蒲蕊 《教育探索》2003,19(7):46-48
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的社会和人的变化与发展意味看学校必然发生变化,这不仅仅是课程、教学、师生关系方面的变化,更为关键的是学校自身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学校必须重新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重新思考选择和追求什么样的存在价值及其如何实现。在反思现有学校自身存在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学校必须要提升其自身存在价值,即追求促进社会不断更新、完善的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追求促进“成人”的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