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年轻的父母们已从“重生而轻养、轻教”“视教育为上学以后之事”以及无视早期智力开发等误区中走出,重视早期教育已达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少家长因对早期教育一知半解,虽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用心良苦,却因认识上的偏差步入了新的误区。经调查发现,当前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四个:误区之一:“早期教育即早期定向培养”其表现为只重特长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有些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甚至债台高筑,为孩子买来钢琴,并软硬兼施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练习几小时;有的母亲牺牲节假日,陪孩子去每节课几十元的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进行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年轻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最出色的人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某些无知父母的家教誓言。于是,各种“育子秘方”“神童经验”也大行其道,甚至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去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一个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列举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中,有的片面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而忽视人才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二是早期教育单一化、简单化,将早期教育等同十儿童的智力开发,等同于看图识字。三是儿童早期教育忽视儿童的差异性,以神童教育代替一般儿童的教育,把早期教育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等同于特殊儿童的培养。这些专家学者认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无益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早期教育应从人的整体上、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早期教育应注意孩子的差异性,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进步,早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促使家长们盲目跟风,甚至冲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理念,争先恐后地报读各种各样的早教班,"早早教育、及时效应""重智力轻品德"等诸多误区严重影响孩子发展!就如何有效开展家庭早期教育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好事。但有的家长在早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进入了误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有些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任意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们往往局限于“有形”的量化指标体系,而忽略“无形”的价值理性层面,存在着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重改革形式,轻改革内容等误区。鉴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才能走出误区,对大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早期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早期教育热”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使早期教育走入了“正规化”、“过度化”、“高期望化”和“唯智化”的误区。为此,当前应特别注意正确认识以下六个问题:一、避免片面追求“正规化”的训练;二、开展“适度教育”;三、处理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四、掌握“全面发展性”原则;五、瞄准幼儿学习的“最佳年龄”;六、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近日,据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调查显示,由于早期教育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参与了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幼儿早期教育专家郭建国介绍了其中四个主要的误区: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实,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剖析当代中国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探讨这些误区与儿童学习障碍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提出了建议,以避免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人们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不过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家长对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正确认识早期教育,首先就得摈除这些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文化发展的脚步,人们愈加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导致了早期教育的误区: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与当前早期教育目标的高期望值;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早期教育内容的片面化;传统的权威化价值取向与早期教育实施过程的强迫性。走出早期教育误区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开头”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错误的开端便是失败的先导。早期教育上的偏差,会在孩子身上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很可能终生都难以抹去。然而,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迫的心情使得不少人“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盲目地实施早期家庭教育。误认为“抓早期教育总比不抓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片面性很大,没有实施完整的教育,而只进行“一半的教育”。“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正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孩子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儿童的身心素质是一  相似文献   

13.
张庆 《江苏教育》2000,(3):28-30
十多年来,大家多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教学和作教学上,认为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存在诸多误区。其实,不光是阅读、作,过去的识字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上,即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重分析轻直觉。作为一套面向21世纪的小学语教材,应如何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构建富有创新精神的识字教学体系呢?苏教版小学语教材编写组的同志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赖勤 《广东教育》2003,(1):69-69
笔者从当前不少学校开展的听课活动中,发现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正确认识,加以改进。误区一:重外轻内。在听课中,不少教师对于校内听课不当一回事,总是想外出听课,尤其是到重点学校听课。在此,暂且不论“西天”取回的“经”是否适合本校“和尚”念,以及取回的是不是“真经”,但是忽略了挖掘本校教学资源而劳师远行,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值得我们深思。误区二:重城轻乡。城市学校条件优越,其教学水平往往胜于乡村学校。于是,人们常往“城”看,忽视了广大乡村学校通过努力所取得的可喜的教育教学成果。误区三:重优轻劣。不…  相似文献   

15.
以“三节”为突破口冲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方庆豪(九江市庐山区中学)一、认清弊端,冲出误区我们庐山区中学的领导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存在“五重五轻”的偏向: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主课、轻副课;重文化、轻思想;...  相似文献   

16.
绝大部分中学生的家长都经历了“十年动乱”,是被耽误的一代,普遍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企望子女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抱负”,所以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指导,在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多“误区”:或重智育而轻德育,或重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轻精神生活的需求,或重严厉苛刻而轻耐心沟通,或重学校教育而轻家庭教育,或重单方教育而轻合力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胎教”“零岁方案”等早期教育模式也不断涌现。但是在这令人欣喜的教育潮流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担忧的教育误区,那就是机械的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忘记了“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主题!  相似文献   

18.
周燕 《家教世界》2014,(6):55-56
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论述了早期教育的概念、实质,并结合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例来分析当今早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早期教育应持有的科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认同和接受,但在早期教育究竟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上,仍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不少误区。把早期教育等同于识字、背诗教育,本文试分析这样做的弊端,并探讨如何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做好早期教育,让孩子不会伤在起跑线上?如何做好早期教育,让孩子安全、健康、聪明、快乐地成长?如何做好早期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落实“四抓”,早期教育将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