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德里娅·利维的《小岛》中描述的两位女性一直被看作是底层阶级的代表,她们在当时的社会属于"二等公民"。受到种族、阶级和性别矛盾等复杂关系的影响,当时的女性群体属于不被关注和认知的。文章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对《小岛》中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和解读,来揭示在当时多元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处在底层的女性群体敢于颠覆传统社会形象、主动选择塑造全新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回族文化在"主流"社会当中经常会被边缘化,而女性历来又是人们传统思维中相对于男性的"弱者",因而有必要针对回族女性这一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予以关注和研究。文章以回族女性节日——法图麦节为调查对象和研究切入点,通过亲历过程,从人类学的视角对节日过程、宗教仪式进行观察和深入分析,对节日中的性别分工、两种性别的地位以及两种性别的关系等社会性别观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构建和谐的两种性别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隐喻——"他者"、"声音"和"母性",阐述和评论了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教育领域被"他者"化,是导致教育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改变女性"他者"处境的路径,在于发现与肯定女性的"声音";女性所拥有的最光辉的品质——"母性",则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的力量源泉。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可为当代教育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女性的性别界定是历史造成的,对身体的压抑和对女性的剥削被置于同一符号之下。日常生活中的"食、衣、色"是与人类身体最密切相关的三大元素,其书写被台湾女作家赋予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三大元素关乎感官、欲望、情感等,虽被男性所建立的以心灵、精神、理智为主导的世界所轻视,但台湾女性小说却用它们揭示了男权话语下女性"无我"的历史真相,以及性别政治中权利和权力问题的复杂性,检视社会形态和日常生活如何建构了女性的身体及身份,并追溯这种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而用非二元性的言说方式来呈现非父权式的身体及性别表达和女性主体建构。  相似文献   

5.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咏 《教育导刊》2005,(3):11-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表示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性别"(sex)相对,用"社会性别"(gender)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积淀形成的结果,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是一定社会中的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文化中所共享的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作用及象征意义等.从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莉婧 《中国教师》2011,(19):12-15
<正>《中国教师》:史教授,您好,您怎么看"女性教育"?史静寰:女性教育还是性别教育,我认为不是一个概念。从性别角度来看,并不是只有女孩才要接受教育,还是要有一个在社会的层面上对所有社会公民进行的教育。其实人的性别就体现了社会化的角色和对这个角色的认同,所以,从人的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依据现有教师数据作为分析、评估的基础,选取北京、河南、安徽和福建四地,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呈现女性教师比例整体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在不同省份、城乡、学校类型、学段和学科等方面呈现一定差异;教师职业已形成一定的性别垂直隔离。这种变化源自"女进男退"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发展、教师职业性别标识化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教师队伍的"女多男少"现象被"女性化"和被"问题化",是夫权意识形态下被构建起来的、具有预设价值判断的问题阈,具体表现为社会性别二元对立、教师职业简单性别气质类化和轻视女性教师专业性等。本研究据此提出满足儿童发展的多元需求、消解教师职业性别隔离、保障和完善学校教育丰富性的建议:(1)加大教师专业形象宣传,打破教师职业性别壁垒;(2)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3)提升师范生的性别素养,加大男性教师储备力量。  相似文献   

8.
从性别角度拓展女性罪犯教改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女性罪犯教育改造的新渠道,湖南女子监狱全面导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社会性别意识。该文从分析湖南省女性罪犯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盲点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阐述了女性犯罪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全面导入对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渠道,将女性罪犯改造成为既是“守法的公民”,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经济地位,独立社会交往”的具有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意识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网友逐渐成为网络性别事件中的发声主力,她们对事件中的男性当事人进行谴责和辱骂.两性关系是当下网络争议的热点话题.依托"挫折—侵犯"理论,以鲍毓明事件为研究个案,通过对20名女性网友的半结构式访谈,探究女性集群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研究发现,女性网友会出于与受害者共情、自尊心受挫、女性权益受损、日常遭遇的性别不公等原因产生挫折感、相对剥夺感等负面情绪,进而对鲍毓明实施网络攻击行为,以达到追求女性权益、维护女性群体形象、捍卫自身尊严、实现男女平权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实现性别平等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性别理论主张的社会性别文化体系、制度体系等在影响男女性别差异上远超生物因素体系,为探寻科学领域的性别平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社会制度的结构性障碍和女性自身内在性障碍,她们从"科学管道"中"渗透"出来,导致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缺席。营造培养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完善培养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方法、拓宽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平台、摆脱女性在科学领域的边缘化角色,成为实现科学领域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文学形象批评开始寻找女性被书写、被定义的历史,在对男性文本的"性别阅读"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重视女性话语权力,使女性的声音不再被湮没,使男性的文本开始正视女性的真实存在,这为女性身份的定义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为女性形象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性别、专业选择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科专业作为学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人才培养的知识单位,研习某一门专业,意味着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接受相应的规训以养成被认可的素质和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学科专业与性别文化联合建立起一套男女有别的规训话语体系,形塑着学科的性别特征,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呈现出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的分野,其中男性学科培养的是"逻辑理性"和社会公共领域的"生产者、统治者",而女性学科培养的是"服从的品质"和"家庭私领域的照顾者、关怀者"。当毕业生持有这样的"文化符号"进入毕业生就业场域中时,文化符号就像一种筛选的机制,指引着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归属。与此同时,职业领域分工的性别化及性别隔离,也通过文化或教育等形式形塑着毕业生关于性别角色的认知,并导引着男女两性的学术志向及学科专业选择。高等教育在其间扮演的是一个复制社会性别并使之存续的角色。在高等教育领域,应该补充一种以往历史上被遮蔽或缺席的女性的声音,或可找到弥合男女毕业生在专业、职业中的性别不平等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历史语境的限制,黑人女作家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有限叙述策略来讲述女性的故事。为了建构自己声音的权威,黑人女性小说家在该时期主要采取了作者型叙述交流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模糊了叙述者的种族与性别身份,另一方面第三人称作者型叙述声音模仿历史叙述,显得相对客观,有利于建构黑人女性声音的可信度,从而有利于建构女性声音的权威。左拉·尼尔·赫斯顿、波勒·马歇尔和托妮·莫里森都是带着这种性别模糊的"他"面具,偷偷参与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话语权威建构。  相似文献   

14.
公民资格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有着同人类定居的共同体同样悠久的历史,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妇女都没有被列入公民行列,更没被赋予过公民的资格。男女性别差异或直接或潜在地成为妇女被排除在公民资格之外的理由。但妇女追求公民资格的努力从没停止过。论述女性公民资格发展的漫长历史,以此为鉴巩固:和提升我国女性在公民资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以拜厄特和沃特斯为首的当代英国女作家所创作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凸显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别政治。"新维多利亚小说"从维多利亚女性的经济依附与性别话语权、"性别规范"下的"身体欲望"、通灵术与女性诉求这几个层面将女性的历史和身份重新概念化,在对历史的重述当中进行着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是否能用刑法来规制,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刑法不得已原则基于刑法最后性,逻辑上刑法调整对象为公民个人基本人权与全体公民基本人权之间的冲突关系。刑事立法将某种行为纳入犯罪应当审慎,只能是为全体公民基本人权而迫不得已牺牲公民个人基本人权。基于刑法不得已原则,"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不宜成为犯罪。  相似文献   

18.
高职女性"和慧"教育是指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和精神与社会性别理论、生命教育观等现代理论,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构建新的高职女性教育理念,优化并建立高职女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对高职女生开展性别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致和精神与良好性别认知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高职女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女性作为环境风险的承受者和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具有特殊的需求、作用与价值观念,表现在性别化的自然象征体系、性别化的环境问题承担与环境权益享有、性别化的环境政治与基层运动、性别化的环境科学与管理中。然而,当前的环境治理却普遍地、结构性地忽略了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这源于她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因此,父权制是导致女性"缺席"环境治理的主要根源。应破除父权制,依照女性赋权的思路,提高女性在环境决策中的参与度,积极培育女性环境保护组织以提高女性自主,将女性/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发展、反贫困等主题结合,并重视法律在确保女性"在场"中的作用。而环境法于此做了一定的努力和发挥了预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源于性别意识的颠覆与反叛,《莎菲女士的日记》被看作是"女性的《沉沦》",小说大胆而不加掩饰地解剖了"五四"时代"莎菲"灵魂裂变的心路历程,成功地反映出了不断走向人性自觉的现代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