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一种倾向:对“三老”思想的漠视以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为标志,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至今已经4年了。大家普遍感到这次课改的特点是一个“新”字。正如一本新课标解读的书中所说:学习新课标不单要看到它比过去的“大纲”详细具体,“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掌握它所  相似文献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目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新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由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与语文课程改革”专题组、江苏镇江市中语会主办,《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协办,吕叔湘中学承办的全国“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与语文课程改革’课题组成立大会”于2006年11月11日1-4日  相似文献   

6.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课程改革和语教学改革的灵魂.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必须充分认识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语教学的一次深刻革命,给语教学注入了动力。但教学改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农村中学语教学改革存在着未能抓住课改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第一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陆续颁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和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尤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同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改”在我国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2004年8月,笔者在《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发表了题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一文,该文从语文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同年12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复印,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08,(4):61-61
我国新课程改革遭遇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迷茫和困惑。具体表现为:外国文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选择;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不完全提供课改实施的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刘春梅 《考试周刊》2009,(49):20-2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是在全面总结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课程理论.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和内容四个方面提出来的。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上看。我们需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欲立先破 ,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 ,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 ,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是不断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 ,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一、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 ,着力提高语文素养1 实施感性教育 ,开发感性素质语文教育是实施感性教育的有效载体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感性素质开发和…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六个年头。在这六年里。我们的语文老师无论是从教学理念还是从教学实际都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气象。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就会发现。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理念的运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着某些偏差,从而导致教学实际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反思新课程、新教材、新实验已经到了一个必然的阶段。2007年4月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有关新课标修订的会议,同时展开了有关新课改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将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调整、修改与完善,修订以后预计在2008年1月正式颁布。为了配合这次修订工作,使新课程实验中好的理念、经验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发展,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澄清和解决,从本期起,《中学语文教学》将连续推出“深度关注”栏目,围绕课改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讨,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本期所要探讨的话题。是有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全新理念:一是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二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是强调语文实践。四是主张探究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理性规范。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论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培养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因此,“双基”仍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创新双基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中对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的阐述,特别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四个基本理念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刘天平 《现代语文》2009,(5):153-155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标中提及的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感到非常困惑,甚至认为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舶来品”,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而对新课标的推行产生抵触情绪。然而当我们反观我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以及师生关系等论述,其揭示出的某些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新课标所推行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其中的几个教学原则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其值得继承、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