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政权,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日伪占领区.三种政权有着三种不同的教育,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抗战时期——的教育.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至1945年4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已达19处,面积956,960平方公里,人口955万.这些根据地的创建、沿革、规模各有特点,其教育状况也互有差异,而以陕甘宁边区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曾经在太行和冀西区生活、战斗过的一些作家,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报道了根据地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为这一地区的抗战文学留下了珍贵的篇章,本文对此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3.
<正>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答了有关社会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一)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曾经在太行和冀西区生活、战斗过的一些作家,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报道了 根据地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为这一地区的抗战文学留下了珍贵的篇章,本文对此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5.
农民戏剧是敌后根据地以及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化景象。这种剧场是传播活动的重要媒介,宣传着抗战的形势,鼓舞全民勇气。此时期剧场发生了变化影响戏剧的发展与传播。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抗战时期剧场的转向,不仅带来空间的改变,也带来观演关系的改变,引发戏剧观念的更新,此时的农民戏剧带有一种政治话语的传播倾向。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参加抗战.为了动员占根据地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抗战、支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冬学运动.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这一典型地区开展的冬学运动梳理和研究,就其教育组织、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对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发动的农民教育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利于吸取我党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农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民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当代社会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口、粮食、资源、能源以及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作者提出,在理论上和意识上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人们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重新评价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从而以一种崭新的态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确定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人类在新形势下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曾经在太行和冀西区生活、战斗过的一些作家,用报告学的形式报道了根据地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为这一地区的抗战学留下了珍贵的篇章,本对此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全中国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巩固的大后方.这又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社会保障建设完善与否密切相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赈灾救济、对军人军属及老人妇女儿童的保护、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以及劳动立法等问题作出了巨大努力.反映出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特殊年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次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怎样搞?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认识探索的问题.笔者以我县农村学校排调镇民族小学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提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为发展根据地的工业,淮南、淮北边区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动员民众,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与奖励工业企业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项改革.尽管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成效显著,不仅为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抗战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社会化视角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被纳入整个政治社会化体系.它通过课程设置、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学校的组织建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实践活动的介入等途径推动政治社会化.其作用表现在:培养了社会精英;增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民众的政治认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了他们的参政意识和参政技能,扩大了政治参与面.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结合抗战实践,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工作中,以成人教育为主,建立了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成人教育体制,制定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抗战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一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干部,二为抗战做了全面的群众动员工作,基本扫除了根据地的文盲状况。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半个世纪以来,延安精神一直鼓舞、鞭策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成为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抗日政权的廉政建设,不但对敌后根据地的巩固扩大、对抗战的  相似文献   

16.
人口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巨大难题,现阶段,我们对人口安全问题所面临的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入,如何抵制人口安全问题进一步恶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出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提高风险意识,积极面对人口安全问题,建立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使我国的人口安全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与丑是人们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主观意识,由于存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差异,不同人的审美感觉也不同.但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是共性.将这一观点运用到教学中,正好反映了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人们逐步认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点.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怎样协调发展,各自的作用如何发挥,发挥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下面我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是被迫的,这已为人们所公认.然而,这被迫开始的长征是否有其明确的目的?目的何在?最后目的是否实现了?是如何实现的?笔者试图根据历史现象,阐释上述问题,以求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获得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次丽娃沙龙讨论学史研究中的地域视野,其意义不在于替代学史研究中常见的时间视野,而在于提供另一种认识角度,以加深对学史现象的理解。三篇章,分别以延安根据地、北京“宣南”地区的“小秀野草堂”和抗战时期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国”为研究对象,考察晚清以来的学地方经验与学史的关系。[编按]  相似文献   

20.
人类居住的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考生在遇到城市布局、地域形态、空间结构模式与城乡规划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回答,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