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闲谈苏轼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在政治上不得意的人都爱发几句牢骚,在今天,世人谓之曰"愤青".我国上溯屈原,下迄韩寒,都属于这一范畴.又因我国古代政治黑暗,故而愤青众多.虽然有些愤青能遇上开明圣主,但多半没好下场.比如著名的魏征,他死后,世民大帝亲自去砸他的墓碑,而且还把许配给魏征长子的衡山公主要了回来,把自己的"镜子"摔得破碎不堪.  相似文献   

2.
判断一个愤青爱不爱国,不在于他喊出多么漂亮的口号,就看他在爱人这个问题上表现如何。爱人就是真爱国,不爱人就是假爱国。愤青大多数只爱国,未必爱人在公交车上,一个妇女被流氓打了,一车的人沉默不语,让一个流氓在光天化日之下逞凶。不要告诉我,这一车的人当中没有愤青,那些高喊爱国的愤青,此时默无声息。有人站在高高的楼顶,要跳楼以结束绝望的  相似文献   

3.
愤老     
《初中生》2011,(31):18
指愤怒老人,相对于"愤青"(即愤怒青年)而言,一个新鲜词汇。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流行且批量生产着的是"愤青",老人们则普遍遵循着"罗素箴言"——老人应该是入海处的河流,恬淡、飘逸,磨灭尖锐,自然也不必对周遭的邪恶和人的困境太在意。对于大多数沉默的人来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约翰·韦恩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被标上"愤青"的标签。《救生员》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该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物化比喻、对比手法的使用以及未加明示的结尾,向读者展示了彷徨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青年一代,反映了青年一代彷徨无助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青年问题的关怀和忧虑,与"愤青"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愤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奋青""粪青"是由元信息"愤青"通过编码和解码双重程序而产生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的相互反应,产生了一褒一贬的修辞变异.以下将针对这三个词的修辞进行阐述,以便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能够冠上愤青称谓的,皆不是一般的常人,必有过人之处,背后藏匿丰厚的资本与绝活。随便送人一顶愤青的帽子,有点小看愤青了。"我经常看到"愤青"二字,虽然没有考究出它的本意和出处,已经意会了它的含义和词性。简言之概括,愤青就是爱发牢骚、善挑毛病、喜出另语的刺头狂者。网络时代到来,愤青已经乌云密布遍网开花,哪  相似文献   

7.
愤青时代     
如今愤青像珍稀动物一样濒临灭绝。仅有的已经成了大众猎奇观赏的对象,在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也许山野里还有,但终究逃不掉被人偷偷猎杀的命运。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叛逆是一种很昂贵的流行,愤青是人群中的  相似文献   

8.
"愤青"胡坚     
凌萱 《大学时代》2003,(5):19-20
采访胡坚是在春日一个冷的早晨,约定的时间,推开门赫然看见的是胡坚一蓬未加过多修饰的头发,果真是"愤青时代"里的"愤青",第一眼便让人忍俊不禁地想起鲁迅那带着铮铮傲气的头发.  相似文献   

9.
祢衡可说是历史上第一"愤青".因为是三国名士,"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所以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见到不如他的,不真诚的,不恭敬的,谁都敢骂.  相似文献   

10.
照片上的侯少蒙歪斜着头,酷酷的,而且一脸不屑,看起来很“愤青”。当然,“愤青”这个关键词来自他的获奖作品《当愤青走过戏台》。这篇文章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放到戏台上来演绎,“构思奇巧,效果奇佳”(语出《江南》杂志主编袁敏)。主人公狗子是一个小流氓般的愤青,他张扬、偏激,但反叛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人称鲁迅是中国愤青的始祖,"横眉冷对千夫指",在虎狼成群,风沙扑面的时代,他以一支笔为投枪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真正的愤青意味着一个人天然的正义感,对社会不公感到愤世嫉俗。其实,中国早有愤青传统,西晋太康诗人左思就是古代愤青诗人中的一位,而《咏史·郁郁涧底松》是他的愤青代表作。左思是西晋文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代表作有《三都赋》和《咏史诗》,刘勰有言:"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十年写就《三都赋》,蜚声西晋文坛,风行一时,成语"洛阳纸贵"皆由此而来。如此才情的诗人何来愤怨?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笔者分析杜甫一生不得意,本人认为其原因之一就是他思想中的"愤青"因素。愤青,指愤怒的青年,出发点是爱国的,但爱国的思想中却知行结合不够,政治意识不开阔,不能做生活的强者。这样就被人诟病为不成熟的爱国——愤青,思想中的愤青因素使得杜甫蹉跎失意,悲剧一生。  相似文献   

13.
霾 H1     
隐隐约约地,你看到那边有个人影正在向你招手.你知道是老赵,每天上班你总能在这个路口遇到他.隔着不知多少层的小颗粒,老赵的眉目模糊一片,倒还依稀能看出他也戴着大白口罩,像是又回到了非典时期. 口罩是你抗击雾霾的唯一方式.毕竟你不是什么生态学家、气象学家之类的,想栽棵树也不知道往哪儿栽.当A市“云雾缭绕”时,你只能选择沉默应对. 老赵不一样,他是出了名的“老愤青”,路见不平便激动不已,慷慨陈词. 你想,就冲这天气,老赵一定又会“优国忧民”一番了.可他居然没有,反而比往常更沉默,一句话都没有说.  相似文献   

14.
<正>一顽疾的"解药",我们更是跟那时的"大多数"一样茫然无措。其实,"应试取向"是一种"非常态"的教育。它"要分不要人",经历这样的教育,大多数人的快乐没有了,大多数人的健康没有了,大多数人的未来没有了。陶行知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国家、民族。都是苦难和没有希望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对教育本义的一种扭曲和变态。痛定思痛,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不断对"应试取向"进行"反动",于是便有了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有了  相似文献   

15.
愤青者说     
我是一个愤青。我以为这句话很普通,就像人们常说的“我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领导”一样,因此我的语气显得非常平淡且自然。然而我却看到有人作出非常惊讶的表情,仿佛我是一个异类。所幸,这个年代愤青已经不多了,否则,准会有人指责我凑热闹瞎起哄了。噢,差点忘了补充一点,也许还有人弄不懂愤青为何物。所谓愤青者,顾名思义,愤怒青年也。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归宿,乃是因我个人感情与价值取向,与旁人与国家无关,与社会有一点点联系。愤怒于我而言,是一种爱好,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追求。这个社会不太干净,总有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自从网络在中国开始大范围普及,随之而来的,"愤青"这个概念开始逐渐成型,且随着网络的传播而加速成长.一些时代青年,通过网络以宣泄对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满,以另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心的,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内心对于现实的失望.却也表现出了他们的奋进与软弱的矛盾心理以及面对问题的片面性等问题,本文旨在从"愤青"群体的心理特征着手,分析其特殊心理特征及问题所在,据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开复,1961年生于台湾,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著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创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并出任首位院长,随后升任微软首位华人全球副总裁。2005年7月加盟Google,出任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在许多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中,是他改变了微软在中国人心中的霸主形象,他是微软的"和平使者"抑或"精神教父"。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我们原本的想象中,李开复可能和我们平常见过的大多数科学家一样,有着常人无以企及的智慧,有着偏执与狂妄的个性,他的成功也许还有几分是运气……但是,在用心研究过他的成长经历后,我们发现,李开复的成功并没有什么不同--决定他成功的性格因素,他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及工具,也都是我们所熟悉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大多数人眼里,李文博绝对是一个另类:在校园里,他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学习很一般,在班级里不显山不露水,与很多同学一样,有时候他也逃课,考试也有被"挂"的经历;一出校门,他却成为一个还算成功的小老板,有自己的注册公司,有着几十万元的资产,还开着一辆自己买的价值18万多的三菱欧兰德,周旋在客户和各职能部门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哲学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总是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运动服,一副与他瘦小脸庞极不相称的过大的眼镜永远都是架在鼻尖上。与别的哲学老师一样,他也经常与我们一起讨论"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大多数讨  相似文献   

20.
刚开始写作借助生活比较多一些,一般都处在激奋的状态下,用批判的态度,好多作家都有过这个过程。有一个词叫"愤青"--愤怒的青年,他觉得已经掌握了世界,但其实他并未真正了解世界。当然如果他总借助生活来写作是写不长的,毕竟自身的生活是有限的,这时就要借助你的想象。如果想象借助不好,就特别容易陷入泥沼。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对这个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