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那孩子正用一把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的、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预备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为生命喝彩”,本单元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生命的赞歌。针对初中预备年级的学生一碰到困难就退缩逃避,缺乏坚定的人生信念这样的现状,学习《百合花开》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看不见的爱     
蓝子 《小火炬》2011,(11):5-5
有一天,那条熙熙壤壤的街道中段突然塌陷了,露出了一个井口的黑洞,施工队还没有来得及维修,过往的人都自觉地绕开了洞口。  相似文献   

4.
唐忠 《现代教学》2006,(7):58-61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结合上海的新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思路 一、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用它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有关证明与计算问题: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的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与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感受探索、合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思路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在上海市一期课改教材中被安排在四年级,教材提供了3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要求学生数格子、填表,并观察表格中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公式)。  相似文献   

7.
8.
教学设计思路 《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是新编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第二课的内容,阐述了青少年为什么要珍惜生命,怎样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以及如何让生命焕发光彩。这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前面几篇课文也体现了训练的轨述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提问,到根据课题质疑,并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学习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由于有了前几课的学习,加上新教材从二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这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课文的5、6两小节时,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对于初学提问的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上。解决问题则放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只重点解决“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志刚 《现代教学》2006,(7):120-123
教学设计思路 一、面向全体思想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本教学方案中,我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设计了一个完善性假设“假如苯是一种链烃,试写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这个假设的思维空间很广,不论哪位学生,都能动笔动脑。这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机会有了,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我又设计了另一个环节,将学生分为两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学生写得快且多。这样的协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使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妈妈的爱》是六年制第四册的一首叙事抒情诗。它从儿童的视角 ,以清新、明快、朴实的语言风格 ,叙述了妈妈爱“我”的几件小事 ,讴歌了无私的母爱。在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从诗的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体味清纯的真情。一、歌曲激趣 ,唤醒情感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便于激活学生思维 ,把音乐带入课堂 ,有利于让学生随声入境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者开篇先播放音乐 ,让学生步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美好境界。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后 ,再抓住“情感的碰撞点”以情激情 :“这首歌写得多好啊 ,在妈妈的怀抱里成长的孩子 ,是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12.
爱的连续剧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2是这样安排的:当然知道.太阳出来时,雪人就会融化。心里还是会忍不住难过.我要赶在雪化之前,热情地拥抱你.大声告诉你: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从小到大,我们沫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中学语文新教材也设置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新课型。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是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在2006年春季,根据时令特点以及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综合练习要求,设计了《春天,在哪里》的综合学习。设计这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增加信息积累,加深对春天的感受,并且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自主、合作、探究这几种学习方式的好处和快乐。  相似文献   

14.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第二自然段写道:“··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教学这一段要使学生感受杨梅树的可爱,理解带点的词语,认识段中的拟人写法。下面是李卫华老师执教这一段的实录。师:请李莎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写什么的?评:从整体入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生:是写杨梅树的。师:对,你们回答得真好。杨梅树生长得怎么样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大家读一读。(学生细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设计意图 1.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善 这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第一课时,是实践二期课改中研究性学习的很好材料,可以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的理念,教与学的重心不只是获取知识,而是转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去认真观察、分析数学现象,提出新的问题,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自觉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小学语文义务教材第六册第 1 2课《我爱故乡的杨梅》。通过对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的可爱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 ,但层次清晰 ,语言优美感人。课文可分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 ,作者开门见山 ,直抒胸臆 ,点明了我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 ,统领全篇 ;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 ,讲了春雨中杨梅树的美好可爱。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雨中 :杨梅树尽情地吸吮着 ,欢笑着 ,饱含着自己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作者通过眼看、手摸和口尝具体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颜…  相似文献   

17.
刘瑶 《现代教学》2006,(7):76-80
教学目标: 1.通过构造三角形探索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初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及构造法的思想;2.理解利用角的任意性、通过代换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第六、第七组诱导公式的方法;3.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及第六、第七组诱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求值、化简;4.通过以上公式的推导和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究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爱是智慧,是力量,是美,是福……人生的第一课是爱,人第一要具备的品质是爱,人们最需要、最欣赏的关德是爱……当真正进入社会,承担工作的时候,爱就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尤其身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成为爱的培育者与传播者的时候,自己的每一项言谈举止、每一次安排决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引导着所有仰望着你、注视着你——那些闪烁着清澈明亮的眼睛、单纯而求知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20.
崔鹏 《现代教学》2006,(7):112-115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溶液概念的深化,同时是学习物质的溶解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常见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现象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又是比较陌生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以及它们与溶液“浓”“稀”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及学科要求,本节课的目标设守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