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期,中小学生在作文中说谎被媒体一再提及,"人生说谎作文始"、"语文教师教学生说谎"等的指责,使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师再一次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对中小学生作文说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这对语文教学乃至基础教育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尔德以诙谐的悖论著称于世,而“撒谎的艺术”无疑是其悖论中的翘楚。王尔德不仅是“撒谎的艺术”的实践者,而且是它的理论阐发者。“撒谎的艺术”是虚构与创新的艺术,与唯美主义密不可分,它不仅颠覆了19世纪泛滥于英国的道德规范,也挑战了英国一统天下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3.
妈妈今年四十岁了,她很大方,从来不和别人计较,处处体谅别人。可她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爱“撒谎”。  相似文献   

4.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在深入研究物种的进化过程后得出了如此经典的结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处处在竞争,能否有一个健康的竞争心理,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竞争当然也存在于学生之间.笔者从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如今的小学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竞争心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5.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带着小小的我驶向金色的彼岸……”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妈妈那忙碌的身影,我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6.
小女儿四岁了,新转到离家较近的一所幼儿园。 一天晚上,她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扫地的时候,我对老师说:‘老师,我帮你扫吧!’老师说:‘琦琦真是好孩子’”。我  相似文献   

7.
一、懒惰的表现状态1.行为上的懒惰:懒惰的孩子非常好辨认,因为懒惰的行为很典型,我们经常会听到"你怎么又没有完成作业?""你的作业怎么写的,乱七八糟的。""这个孩子太懒了,连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收拾"等等,懒惰让孩子们产生了依赖和拖拉的现象,做事情磨磨蹭蹭,经常不写作业,或者记不清楚作业留的是什么,对于自己的穿着和自己的东西也经常是一塌糊涂,自己的东西从不爱惜,经常丢三落四的,并且也不以为然。懒惰的孩  相似文献   

8.
张英 《文教资料》2010,(19):163-165
本文作者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厌学心理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根本原因,指出了矫正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基本消除厌学情绪,变得爱学、想学。  相似文献   

9.
季苏利 《职教通讯》2012,(32):67-68
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狂躁的青少年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品德不良、自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且存在上升趋势。因此,针对当前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厌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本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厌学心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继新 《考试周刊》2013,(76):47-47
作者从初中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出发,分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分析存在“撒谎作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常有家长说给孩子买衣服、书包等,孩子坚持要印有奥特曼图样的,否则就不要。平时孩子选择物品、谈论的话题也大多是流氓兔、樱桃小丸子、F4等影视角色,很少谈论学习。的确,现在小学生也逐步加入到庞大的追星族群体,而且这个  相似文献   

13.
李传瑛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72-74,65
在深入分析农村寄宿学校"双重留守"儿童撒谎问题的主要成因基础上,提出根据农村各地实情撤并或恢复教学点、改善寄宿学校环境和条件、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和家长培训制度、设立专职的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岗位等手段解决"双重留守"儿童撒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师源性心理影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源性心理影响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品质的影响作用.它分为积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得益"和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5.
问题提出 学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学习、情绪、性格、人际关系、行为等问题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许多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但是这还是一个初级阶段,还在摸索过程中。我校的“新成功教育”的实践探索开始于2001年10月,迄今已历时两年。两年的“新成功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引言崇拜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崇拜者对崇拜对象所怀有的一种尊敬、钦佩的情感和心态,反映了崇拜者希望成功和追求完美的渴望之情。崇拜的积极心理意义是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追求。但反之,在崇拜心理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易发生“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相似文献   

19.
日常教学中,小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便愁眉脸,感到十分困难,大有谈“文”色变之态。探究这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陈卫东 《小学校长》2006,(4):29-29,28
教育是门艺术,如何使养成教育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做到点石成金有效德育,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