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挥档案特有的作用,本刊组织了“抗战风云烽火记忆”专题。专题以部分档案馆馆藏抗战档案为依据,以抗日战争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揭秘档案,梳理抗战中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回顾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艰苦历程,歌颂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2.
对爱尔兰虚拟珍藏文件库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建设特征及其对我国国家记忆项目建设的启示和经验借鉴。采用网络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在系统数据搜集基础上对爱尔兰虚拟珍藏文件库的建设脉络进行梳理,重点分析其资源建设特征,并以此总结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在建设国家记忆项目时,应当建设国家记忆的文化记忆机构协同体系,充分发挥档案在国家记忆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数字人文技术在国家记忆构建中的应用,构建超越实体的国家虚拟记忆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3.
4.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语境中,"启蒙"的本土内涵包括"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方面内容.在这两个范畴的共同定义下,"中国人民"是一个相当具有症候色彩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启蒙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画报》在社会主义启蒙中向读者普及的关键身份概念.本文从刊物本身国有性和视觉性两种属性出发,发现《人民画报》通过独特的视觉表征实践与...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灾难记忆是全球性的,如何建构和保存我们对疫情的记忆,影视作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外国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对疫情的集体记忆,广受海内外受众好评,也展现出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灾难记忆是全球性的,如何建构和保存我们对疫情的记忆,影视作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外国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对疫情的集体记忆,广受海内外受众好评,也展现出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于媒介记忆对社会的建构性作用,以党史纪录片为考察对象,在媒介记忆作为总体关系的认知前提下,分别就媒介记忆的形塑模式、底层逻辑与话语实践三个维度,对党史纪录片中的媒介记忆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再现模式、沉浸模式、口述模式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形塑的三种基本模式,而情感介入则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底层逻辑。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的形塑建立在社会话语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影像化纪实的手法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完成了关于记忆框架的锚定与认同,并最终依据党史纪录片的媒介记忆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赤峰市图书馆在探索公共图书馆区域记忆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以赤峰市图书馆的“赤峰记忆”赤峰历史文化遗产长期保存口述历史数字工程为例,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核心产品,是融媒体发展的重要产物,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为新闻传播拓宽了渠道,成为信息传播的新主流。本文以央视网《人民记忆:百年百城》系列新闻数据短视频为例,分析其讲述中国故事的路径,以为全媒体新闻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2008年1月1日,清明节与端午、中秋同被国务院定为法定假日,自此传统节日新闻报道在媒体中开始凸显其位置,  相似文献   

12.
吴玉兰 《新闻界》2006,(3):111-112
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反映服务并指导人的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不仅担负着传输信息的职能,还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咨询、解释的服务功能和监督、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功能。对于以“贴近市民、贴近生活”为定位的都市报,要有效地报道经济新闻,既要遵循经济新闻的报道规律,又要在充分满足特定读者群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报道内容、改进报道策略,才能显示出自己不同于党委机关报、专业经济报、新兴财经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上的特色。创刊于1997年的《楚天都市报》,创刊初期就开设“经济生活”版…  相似文献   

13.
项闪珊 《声屏世界》2021,(13):54-55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引起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广大关注.《国家宝藏》打破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刻板印象,探索出新的节目模式,将记录、文化和综艺融为一体,讲述国宝的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唤起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记忆.阔别两载,《国家宝藏》第三季强势回归.作为承载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该节目从情景性、互动性、参...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在保存传承人类公共记忆方面担负重要责任。图书馆可积极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取整合更多的个体记忆,使图书馆的公共记忆得到扩充、丰富,促进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以京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为例,为图书馆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供从选题、受访者遴选到人物采访、后期制作的详细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本意识”,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换言之,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羌族神话按内容可分为自然神话与文化神话,是羌族人民认识自然和世界的反映。羌族神话传说中涉及的内容构建和传播了本民族的历史、风俗,对于羌族的族群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薇  焦冰洁 《今传媒》2024,(1):88-91
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的共鸣与认同是历史类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央视历史类微纪录片《国家记忆》官方抖音账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共情传播方面的策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形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丰富内容、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积极互动、回应受众情绪等共情传播策略,旨在助推历史类微纪录片讲好历史故事,引导受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与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8.
杨静仪 《新闻前哨》2023,(14):14-15
红色文化是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仅是一种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更是激发全民共同追求的精神动力。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各种文化遗产的地方,更是一个将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紧密联系起来的场所。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探究博物馆如何从符号、仪式及空间等方面加深个人记忆,从而形成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9.
时政短视频作为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一种,对于受众获得时政要闻、增强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民日报》策划了"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文章以"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为例,分析时政短视频建构国家认同的策略,主要有仪式召唤下集体记忆的建构,媒介技术加深想象共同体、公民身份的确认,涵化国家认同三点...  相似文献   

20.
从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要素理论探讨出发,对以《国家记忆》栏目为代表的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实践进行综合考察,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媒介、叙事受众以及叙事目的五个方面总结《国家记忆》栏目开发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专业合作、调整内容结构等相应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