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问题情境建构教学是驱动课堂由“知识内化”向“素养达成”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分析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意蕴,区分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和学术情境三种真实问题情境的转化机制,把握从真实问题情境向教学问题情境转化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建构。教师要把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序列中,利用恰当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借助问题情境脉络有序地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情境—问题”教学是目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以“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创新物理实验、问题拓展延伸,将问题意识植根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李楠 《化学教与学》2023,(4):43-46+11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需要知识与情境的贯穿与融合。本文提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并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为例,详细展示了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真实问题情境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4.
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学目标重点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最新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研究与实践—“检验铁元素”为例,结合真实实验现象,探索“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基于真实情境学习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化学习的基础上,聚焦核心概念,创设真实情境,优化课堂结构,完成具备项目特征而相对微小的项目。微项目化学习强调从语言建构出发,用“语言”带动“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等特点。本文结合文言文微项目化的教学现状,探索如何建构文言文微项目化学习模型,围绕一个真实问题组织开展微活动,通过制作微成果,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落实学科知识。这种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素养导向的表现性任务强调解决“真问题”,重视创设激励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有挑战性的真实情境,这种真实情境是“联系实际的、复杂而丰富的”[1]。怎样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挑战性且指向素养培育的真实学习任务?我们从数学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路径出发,基于对“周长”单元的整体分析与重构,开展了“多边形周长”一课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宋姝颖 《小学语文》2023,(12):14-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教学,意味着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教学转换。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是对学生而言的真实语境。基于新课程标准倡导真实情境的初衷与现实,创设真实情境需要以学科概念为统领,以迁移理解为诉求,以关联现实世界为指向。  相似文献   

8.
吴喆 《地理教育》2024,(1):12-16+25
新课标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落地。本文以卡塔尔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为真实情境,通过构建以目标定任务、以问题驱学习、以评价促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绘碳迹—寻碳源—明原理—促减排—求中和”等环节中解决地理问题,并以杭州“碳中和”亚运会为延伸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本设计将教—学—评与真实情境有机融合,为优化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科本质,更加注重素养为本的教学,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也呈现主要依托真实的情境载体来对一核四层四翼进行考查。笔者通过对真实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真实情境的类别包括真实化学史实情境、真实生活事实情境、真实实验情境、真实工业生产情境等类型,得出了真实情境创设的主要步骤为:目标确定、精选情境、筛选信息、确定问题(角度)、问题表征、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意义作用。最后分析了真实情境创设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希望能为一线化学教师在创设真实情境的课堂中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以“气体等温变化”教学为例,通过“提炼真实问题情境引入、真实活动情境设计和真实物理问题评价”的教学路径,让学生的深度学习持续发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初三化学复习教学。本课以真实情境“神奇的蜡烛”为主线,有机融合沪教版第四章的化学知识,从燃烧条件、反应调控、定量、展望等四个角度设计复习教学活动,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深化学生认知,发展学生能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探究香蕉成熟过程中物质变化实验”为例,展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复习教学重构过程。案例整合“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模块,创设香蕉成熟的真实情境,通过理论梳理、拓展实验活动、引导归纳推理、开展科学实践等,完成复习教学工作,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认识科学本质;创设“实验情境”,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以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化学实际,与其他学科产生有效的联系,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积极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为例,阐述如何从情境的主题选择、情境的教学融合和情境的活动设计组织开展情境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考试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即要基于真实情境,实现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因此在命制“情境+素养”试题时,要基于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这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并从情境素材的选择加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境+素养”命题模式三个方面论述“情境+素养”试题命制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倡导素养为本的教学,指出“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从中,可以看出“真实问题情境”与“化学实验探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上的化学实验探究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是一种可以设计并动手操作的全真情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新课改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以“乙烯”为例,制定“教、学、评”一致性目标,创设递进的教学情境,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基于真实的语文任务情境而开展的学习活动。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活动;在教学拓展中注重情境活动的设计和运用,通过“例子说”“生活化”“问题串”等情境活动策略,能够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依托区域资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案例式教学,可在真情境、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世界相关联,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明确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原则基础上,提出真实情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思路:区域资源—核心概念—融合—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多元评价,并通过“水循环——圃田泽的前世今生”这一教学案例呈现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期为真实情境下的案例式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致力于学生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面对当前数学课堂问题情境中存在的知识结构缺乏、知识迁移停滞、人为构造泛滥等问题,亟须创设基于大概念的课堂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概念视域下的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具有结构性、迁移性、真实性等鲜明特征,以此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搭建大概念知识框架;“开放式”问题情境,贯穿专项主题式教学;“应用型”问题情境,通向学生真实性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