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发展读书会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图书馆读书会相关工作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发展,1930年至1936年发展比较迅速,对读书会工作比较重视,开展较为普遍,会员构成比较多元。1937年之后发展缓慢。图书馆界主要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理解读书会的功能,认为读书会是阅读指导的重要方式,读书会的核心活动包括阅读、写作和研究,辅之以其他活动。图书馆在发展读书会的过程中主要承担指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分众指导、支持系统阅读、注重督促考核的指导理念和资源服务、会务服务等服务理念以及相应举措对今天图书馆发展读书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阶段,在中西文化互动交融的时代语境下,读书会这一新兴文化现象得以扎根并本土化发展。文章结合案例对民国儿童读书会从时空分布、主体分类两方面进行爬梳,并以阅读史的视角对儿童读书会从读物遴选、组织方式和阅读效果等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民国时期儿童读书会的历史意义进行再探。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严重文化危机之中,文化危机带来了图书馆危机,迫使图书馆改变原有的模式以应对文化危机的挑战,从而推动了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创新、近代分类法的变革以及“藏用一体”的图书馆出现,图书馆成为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机卡句。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乃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民国文献特征的民国旧平装图书,记述了该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侧面,是研究民国史实与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载体,是民国时期精神文化、物质创造的真实记录,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文章试从民国旧平装图书的历史由来、民国旧平装图书之特点以及民国旧平装图书的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读书会在出版史中始终发挥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网络读书会在疫情期间为阅读“燃灯”,书店与出版社合作开展线上共读活动,给出版业带来新生力量。作为云端上的阐释团体,网络读书会通过群体交流系统进行社会互动,引导读者阅读经典。追寻阅读的文化根源,重新感受阅读的价值,网络读书会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态度和文化潜能。在出版强国建设背景下,网络读书会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部分,进一步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伟 《采.写.编》2022,(1):187-188
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优良行为习惯、人格品质,而图书馆读书会就是大多数高校在引导学生方面采用的渠道,本篇文章对高校读书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探究,致力于锻炼当代大学生努力奋斗的意志品质。笔者认为当前高校需要从不同方面着手提升教育读书会质量,通过创新型读书会方法的应用与探索,促进学生在高校阶段得到良好的引导性教育,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对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历史影响的研究,赋予历史文化新时代价值内涵,正确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价值取向.[方法/过程]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研究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活动,从思想根源、物质基础、主题与形式以及社会影响等维度解析其共性规律与经验,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业务实践,论述新时代价...  相似文献   

8.
邹越 《文化遗产》2008,(2):40-45
民国时期的上海戏曲舞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上海票友、票社的迅速发展与空前活跃,其数量庞大、活动频繁,时代与地域的多方面影响使之成为具有传统与摩登双重特征的综合文化载体。其办社宗旨、票戏方式、票友结构、组织手段诸方面无不浸染了地方特色与近代文明带来的新的观念和风习,因此旧上海中上层社会阶层风靡一时的票戏、参加票社,是传统的戏曲文化与近代文明碰撞交融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时尚。上海票友及票社的生存状态与文化特征突出地体现为传统与摩登两方面的融合,而这与上海这个都市的独特个性有着密切关系。在更高的层面看,通过对票友和票社的研究透视可以折射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一些特质。  相似文献   

9.
该书有演义体生动好读之长,而无坊间借演义之名戏说敷衍之短;有学术史贯通古今、史实翔赡之胜,而无冬烘学究之著述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弊,可说做到了演义的可读性和学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广东梅县是近代著名的"侨乡"之一,华侨多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华侨深受国外生活、文化以及教育等影响,因此很早就将国外的体育运动带入到梅县。梅县也成为近代广东地区体育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百年纪念之际,从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出现的历史史实出发,追本朔源,探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各种原因。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近代教育改革与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观念的传播,图书馆专门组织的成立和专业刊物的诞生以及教会大学在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端中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图书馆学专业的性质和宗旨做有益铺垫。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当前国内的公益性民间读书会发展日益兴盛,成为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支撑载体.由于民间读书会的公益免费性质,随着读者的增加和活动开展的频繁,其生存环境举步维艰.为此,探索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进行全面合作是最佳选择,目的是解决民间读书会的生存困难,又能使图书馆履行推动社会阅读的责任,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方法/过程]在调研民间读书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民间读书会在弥补青年知识短缺、沟通专业学术、培养公民阅读习惯等方面发挥的正能量;揭示民间读书会信息资源匮乏的困境;提出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在场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合作策略.[结果/结论]民间读书会的发展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并担纲主导,图书馆服务民间读书会责无旁贷,应为其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扶持并共同开展合作,同时要助力民间读书会数字资源共享.图书馆支持民间读书会并与其合作是一项双赢战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成为全民阅读工程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台湾地区读书会近30年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与资源全力支持下的全民推广运动并不能持久,但图书馆、学校和民间团体等机构循序渐进推动的读书会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纵观台湾地区读书会发展的整个历程,其重点解决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突破民间读书会发展的瓶颈、正确定位台湾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读书会的角色、聚合读书会的社会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孙斐 《兰台世界》2021,(3):148-150,155
民国期刊《商业杂志》反映了人才思想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复杂性。在商业教育方面体现为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制度的冲突与重构,商业管理方面体现为封建家族制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冲突与重构,在商业人才评价方面体现为"轻商"思想与近代工商社会新精神的冲突与重构。基于时代特征的人才思想研究,可以为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力量办读书会的意义重大.在社会力量办读书会时,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建立高效、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办读书会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文化品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7.
曹桂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102-109
读书会是两岸高校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 台湾高校开展的读书会活动在促进专业文献与经典文献阅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壮大学习社群等方面, 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台湾大学等18所台湾高校推广读书会的情况进行调研, 分析其推广机制、运作机制及推广成效, 指出大陆地区高校推广读书会活动时, 应借鉴台湾经验,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主导作用, 增强高校图书馆服务保障能力,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加强读书会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启超一生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关系极为密切.他在接受中阿文化及变法维新时期力倡图书馆思想;其后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退出政坛专治教育学术时期,倡导图书馆事业和目录学思想.前一时期,是梁启超及其他维新人物欲借图书馆及学校、报纸等,达到变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新思潮是民国前期学生自治的重要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转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杜威到中国的讲演推动了新教育思潮的传播,教育刊物和讲演、会议等外部舆论有效推动了学生自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民国前期学生自治组织蓬勃兴起,这些学生自治组织积极开展学校内外的后勤食宿、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等事项的管理,学生自治有效提升了学生思想认识、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巩固了新文化运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