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鉴赏形象是获得审美感知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创作审美意境、感知蕴含形象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鉴赏形象让学生获得审美感知力。  相似文献   

2.
周世惠 《林区教学》2010,(12):29-31
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新课标针对第四学段提出的专项要求。而要培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则离不开对意象的把握.意象是中国古诗词创作与鉴赏的焦点。唐代边塞诗,是古诗词当中思想性和艺术性别具一格的部分,是唐代诗歌的重大题材。其特征呈现为地域性、时代性、个性化,其生成类型跟作品的选材密不可分;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抒发不同,意象组合风格也各异。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曲鉴赏与创作论稿》围绕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创作与鉴赏,详尽而又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曲最精要的基本知识及创作技法与鉴赏的方法。具体有几个特点:重点突出,知识性强;理据统一,趣味性强;全面梳理,系统性强;继承中有新见,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等。  相似文献   

4.
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角度看,美术鉴赏的性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首先,美术鉴赏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没有美术鉴赏,美术创作便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同样,没有美术创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美术鉴赏。其次,美术鉴赏同其他艺术鉴赏一样,是人们观赏艺术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任何美术作品既是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知音”一词的词源来历,及全文的篇章结构论述了《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鉴赏方面的专论。在列举了四种容易出现的审美心理误区后,刘勰提出了鉴赏的基础、素养、原则、方法、途径等问题,并一一进行了理论阐述。刘勰的贡献表现在他对鉴赏中审美情感的强调和对鉴赏过程认识阶段的分析,他的不足是对鉴赏能够反作用于创作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6.
在对小说情节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讨论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即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从现实生活逻辑入手对小说情节进行历史性还原,以诗人的眼光进行赏析;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深入把握小说情节内涵的钥匙;文学作品的价值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实现,从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出发对小说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7.
许地山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而且是一位文学理论家。他的一篇《创作的三宝和鉴赏的四依》用佛理参文理,堪称独特。  相似文献   

8.
高考的诗词鉴赏题是难点之一。笔者结合课内外部分经典古诗词,介绍八个鉴赏诗歌的切入点。一、注意创作背景。诗词由于创作时代的差异,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经历、感情不同的作家,其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情调;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下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情趣,因此鉴赏诗词时就必须结合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遭遇等情况来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王鹏洲 《作文》2023,(8):47-48
<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缺少科学的维度,导致教材资源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外部文本与课内联系不强,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体验和个性发展。高中语文学科素养核心体系提出的“文学鉴赏与创作”学习任务群,对于文学鉴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其明确表示了文学鉴赏应予以学生自由、主导权,并结合课内外文本予以学生充分的个性体验、解读和内涵阐释。本文基于文学鉴赏活动之维,探究高中语文“文学鉴赏与创作”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操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史悠久,佳作浩繁.在文学活动中,诗词创作与诗词鉴赏是相生相随、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诗词创作,就不会有诗词鉴赏;而诗词作品也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为群众所理解和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由于诗词鉴赏的多数人的审美活动,比之诗词创作有更广泛的群众性,这就更迫切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及时去总结千百万读者的鉴赏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阐明文艺鉴赏的内涵、性质、特点、作用及其规律性,为广大鉴赏者提供理论指导.新近出版的陈新璋教授的新著《诗词鉴赏概论》(下称《鉴赏》),就是一本在人们的诗词鉴赏活动中富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好书.  相似文献   

11.
作家艺术家们创作作品,其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其作品的社会作用,其前提是其作品要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即创作离不开鉴赏;反过来,作家艺术家们也可通过自己的艺术品来“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我们认为,创作与鉴赏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专门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183;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183;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探析月人词作62首,分为时事感兴、遣怀抒情、亲情婚恋、观光咏古、读书评论、交往赠贺等六个部分,每部分以创作先后为序,先列月人原词,标注出处,再作赏析,既注重月人词艺术技巧的分析,也注重词作内容的解读和梳理,适当介绍一些创作背景和词的常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月人,走进月人词的艺术世界和精神领域,领略月人词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欣赏传统格律诗词的水平。《月人词鉴赏&#183;二》是1997年出版的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月人词鉴赏》的姊妹篇。据悉,梁建邦教授还将继续主编《月人词鉴赏&#183;三》、《月人词鉴赏&#183;四》和《月入词鉴赏&#183;五》。  相似文献   

13.
怀古诗是一种以历史题材为创作对象的诗歌形式,也是一种诗人寄寓自身遭遇及情感、表达对古人精神的仰慕并委婉倾诉心声的作品形式。组织怀古诗的教学,可采用“四步骤贯通式组织策略”,该组织策略是根据古典文学中系列怀古诗的创作规律,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鉴赏怀古诗的教学组织程序,该程序通过贯通“辨古今、析典故、理情脉、明主旨”这四个步骤,向学生传授鉴赏怀古诗的有效方法。学生习得方法后,即进入教学推进阶段,开展行动学习,通过“欣赏式探询”行动策略、“开放空间”行动策略、“体验沙龙”行动策略以及“复盘汇总”行动策略,做到精准掌握并熟练运用鉴赏怀古诗的方法,直至能自主自如地鉴赏一系列课外怀古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以学生作品为实例,列举了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五个方法:一是注重写作实践,学习创作新体旧体诗歌;二是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学写新闻、影评、演讲词;三是深入文本,学写鉴赏性的小论文;四是跟课文学作文,在模仿和总结中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13):198-199
写作鉴赏课是写作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它通过美的享受,以激发创作欲望;通过美的内容,以增加写作素材;通过美的情感,以固作文之源。写作鉴赏课以审美的角度与方法透视文章之美,提升学生写作品质。因此,教师应重视写作鉴赏课,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可以尝试通过诗歌创作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鉴于此,从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创作尝试、鉴赏反思四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创作诗歌,进而提升古典诗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69):11-12
古诗鉴赏尝试按照"感受——精思——拓展——创作"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阶段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等手段先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感性的认识。精思阶段以词语替换、逆向还原、角色扮演等方法深入鉴赏诗歌。拓展阶段不能满足于一首一首孤立地谈诗歌,而应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范围,把一首诗歌放在一系列诗歌作品的比较中观察,这样就能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站在横向和纵向的角度上更深入地鉴赏诗歌。创作阶段是学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揣摩体会诗人在诗歌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抒情言志等方面的技巧,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了许多名家经典篇目。小说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十分重要内容。下面,本文将以鲁迅先生的名作《药》为例,浅略谈谈如何运用四步法”,把握文体特征,引导学生鉴赏短篇小说。一、读前知背景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在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让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日本俳句的鉴赏是对于读者而言的,具有短诗型特有的规律的俳句在鉴赏过程中要根据作者写作的时问及创作的历史背景等来进行深入了解后再进行鉴赏.俳句鉴赏还要把事物赋予生命性也就是活生生的鉴赏.不仅如此,鉴赏俳句还要注意把玩添加的一些语气助词,使用这些必要的语气助词使俳句在词语使用上拥有层次感.还有读者在鉴赏俳句的时候要经常把大自然的要素加入其中,慢慢回味作者的创新创作手法及季语使用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当代油画创作中戏剧性之所以存在,一是社会需要,二是艺术创新需要。首先,画面构成的戏剧性要精心处理好用光、布白、肌理的构成关系;其次,人物内在关系的戏剧性要处理好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心理、人物与画外观众的三者关系;第三,社会背景的戏剧性要注意生活中小细节的刻画;第四,画题的戏剧性,要在言简意赅上下功夫。当代油画创作戏剧性效果处理是否得当,还要重视鉴赏、实践、生活的体验,不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