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医疗器械行业需求出发,阐述了"专本硕衔接"的连贯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从医疗器械规范的人才培养发展的视角设计了体系框架,以满足医疗器械维修维护、设计制造、创新研发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工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与人才培养要求,分别从参与专业建设、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实习场所、促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提供设备与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阐述企业和医院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考虑高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院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构建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专业认证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了传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等与专业认证标准存在的差异,指出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应引入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顶层设计、聚焦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有效对接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等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融合的推动下,原有产业发生产业融合。技术融合是多种技术融合与生成,改变了原有知识体系,产业融合后的新兴产业需要跨学科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化的复合型工程人才。高校要针对产业融合对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特征,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只有在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东省三次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就业结构特点,量化分析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研究认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比全省开设专业更高,指出面向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信息服务、金融等行业的专业群与产业、就业结构的耦合度有待提高,提出建立专业动态预警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特色发展、推动专业内涵升级、重构专业群岗位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医疗器械专业"医工结合"的特点,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对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产、学、医"联合实验平台,"三师型"实验教学团队与"创新实验项目驱动型"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了一套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对创新型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都学院基于产业视角,建立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对接机制,形成产业界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交互反馈通道;构建大专业平台,促进产业分类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与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人才测评标准;建立高标准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校政企协同创新,构建人力资源价值供应链等,构建基于产业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对学校人才培养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企业岗位需求的分析,重构了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资源体系等),改革了课内实验内容及方法、集中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毕业设计内容及模式等,可为同类相关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顶层设计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项目管理决策与规划的先进设计方法之一,在高校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理工大学将顶层设计方法应用于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明确了工程训练体系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框架,构建了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工程实践课程群、云计算中心、开放运行管理机制等主要建设内容,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智能医疗器械被研发并不断投入临床应用,传统的医疗器械类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应对产业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面对新工科建设的挑战,文章对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以适应医疗器械行业领域的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医疗器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