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是新兴高职专业。文章主要阐述了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是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在文化产业类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对新型保险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首先构建了PSI型人才能力结构;其次以"保险资金管理"课程为例,从网络平台的应用、课堂教学方法、课外实践活动、成绩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设计改革;之后基于网络平台将课堂教学、项目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三个子系统进行了有效的连接,构建了旨在培养学生PSI能力的PBL-NP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应用后的检验,认为该模式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供需视角对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国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存在教学设置不够规范、教学方法严重滞后、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建议从处理好规范与特色的关系、实行开放式教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几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为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骨干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提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能力鉴定方法、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对重庆文化产业类相关单位的走访和问卷调查,从文化产业的行业规模、文化产业的特征、发展前景及专业能力要求等方面论证了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该专业高职人才的能力标准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滞后.因此,构建和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摆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以能力为中心"编制教学计划,构建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而又适应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的结果。本文分析细化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一体化"人才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理论,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并阐述了实施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同时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于学生职商养成"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商培养,实现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增强我国酒店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以切合社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及行业用人需求为主导,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专业实际,探索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导向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保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实施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本文分析了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几方面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培养适合软件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人才,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工程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形势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应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要求的职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培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完善的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显得很迫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应、往届毕业生,以及所在用人单位对该模式的具体评价情况;从研究结果得出该模式尚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实践教学基础等硬件设施薄弱,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和能力的特殊性,为培养这种特殊行业的特殊人才,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政研”紧密结合的四元一体结构模式是目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模式是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主动反应,它能增强高校与企业合作黏性,培养出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文章阐述了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应持续创新该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校企融合机制,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传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从“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定位、教学培养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方面,针对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同时结合我国各大院校“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围绕高等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如何引导学生将最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和就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对旅游从业人员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首先分析了目前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然后探讨了实践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了,这也促进了当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现实状况,开辟了健康管理专业。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着眼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应从实际出发,培养适用于市场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基于高职学生的现实状况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强化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实践型工科人才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估价》课程,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实践型工程估价专业人才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寻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结合点,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两支队伍、两个培养阵地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凸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123-125
新时期高职教育应当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突破点,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式能力培养模式,培育出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本文从课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师资管理研究、学生管理四个方面对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渐推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广大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许多高等院校都纷纷建立了一定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所建立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仍有很大的漏洞和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汕尾地区数学教育专业为例,从数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对该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以希冀给予该地区数学教育专业一些帮助和建议,促进其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健全与完善,推动该地区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