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光流转,古典音乐正慢慢的隐退到人们的视线之后,很少有人能空出大片的时间静下心来欣赏古典音乐,更不用说标新立异的中学生们.正因为对古典音乐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以为古典音乐偏离了学生祟尚自我、张扬个性、喜欢引人注目的心理,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要想让孩子们认真听赏古典音乐一直是个麻烦事.但是我们不能放任这承载着一段段历史,容纳着时代声音的精华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淡却.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内心愈发浮躁,很难有耐心和时间去欣赏古典音乐,而较为轻松直接的流行音乐却广受欢迎。可是相比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能够让人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所以通过对古典音乐的流行化改编,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欣赏古典音乐,体会古典音乐之美。将这种流行化改编的古典音乐进行传播,带给听众不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还能让人们更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在不断继续,相比于现代主流的音乐市场,古典音乐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大众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而大提琴作为古典音乐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作品在我国的发展开始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多音乐作品融合了现代元素。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当代大提琴作品的分析,就我国近现代大提琴作品演奏风格及研究体会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一种崭新的音乐形式在音乐世界火爆兴起,在时代、经济、技术以及"随行就市"的大众审美的共同驱动下,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正相向而行,媒体主导与大众舆论亦正趋向平衡.本文以理查德·克莱德曼与马克西姆现象入手,以期对古典音乐通俗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国流行婴幼儿古典音乐,而且常常是多盘多集系列出售。 过去,人们认为古典音乐是比较难欣赏的,很少有人给婴幼儿听专业的古典音乐。科学家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经常听古典音乐的孩子,在智力反应速度方面,在与人交往方面,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一些音乐爱好者在欣赏古典音乐时该如何打开“耳界”,循序渐进 ,又如何在横向与纵向欣赏古典音乐时进行泛读与精读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愈来愈多人热衷于通过欣赏音乐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流行音乐相较,古典音乐的受众规模小,目前,部分音乐创作者致力于推动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得到了同行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认同。以此,笔者在本文中探索了流行音乐中古典音乐元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是一些音乐爱好在欣赏古典音乐时该如何打开“耳界”,循序渐进,又如何在横向与纵向欣赏古典音乐时进行泛读与精读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大众的音乐审美较少涉及古典音乐。在大众眼中,古典音乐太过高深。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典音乐传播中的障碍,进而探讨大众音乐审美的进路。  相似文献   

10.
古典音乐是音乐中的"经典",是生命精神的集中,它不仅代表着时间上的概念,而且诠释的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和价值。45岁幼儿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象跟随古典音乐一起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学生身心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象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所建构的自我意象会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相应的态度,包括对古典音乐。在中小学古典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积极评价等各种办法创造欣赏古典音乐的积极意象,如"聪慧""高雅""博识"和"专业"等,并将这些积极意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象,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跨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跨界音乐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代表性.跨界音乐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受人们喜爱的新乐种.它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本文从跨界音乐的起源、定义及特点和分类为出发点,对跨界音乐进行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3.
《忐忑》作为一首中国新音乐作品,将现代"新民歌"融入古典音乐中,与中国古典音乐找到了众多的共通点和相通性。其演唱者龚琳娜的新民族音乐的创作形式以其独到的音乐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忐忑》以其自然原始的表现形式、宗教性的特点与中国古典音乐气韵相同,更因其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运用而对中国"和"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音乐的当代审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视形式演绎中国古典音乐是我国当代大众传播的一种新方式,也反映了我国当代大众新的审美取向和审美特征。这种被称作"电视高山流水"的新的审美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21世纪我国的电视产业竞争中,中国古典音乐艺术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得以生存和发扬依然是可能的,但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真正保持原汁原味,从而使其绽放独特而持久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贝多芬享有至高无上的艺术地位。如果去欣赏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一定要打领带,穿上最美的礼服。人们对贝多芬的古典音乐有着特别的崇敬感。因为贝多芬音乐作品有着一般流行艺术所缺少的高贵品质,她在陶冶人的灵魂、提升精神格调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历史时期的维吾尔族诗歌中多有咏唱"黑痣美人"的现象,这一源远流长的艺术表现方式既显现出维吾尔族有关"美人"的审美趣味,也折射着维吾尔族早期的生存环境、天象崇拜观念、民族体貌特征和后来所接受的伊斯兰教的影响。这一艺术表现方式在其历史延续的同时,也在塑造传承着人们欣赏"黑痣美人"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尹晨光 《中国教师》2011,(Z1):84-84
<正>音乐是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欣赏音乐则是欣赏美的关键。因此学习欣赏音乐就成一门很重的课程!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中国的古典音乐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先了解中国的古典音乐,要学会体味中国古典音乐的美。不论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多是儿童音乐、儿童歌曲等为他们专门设计的音乐作品,而对古典音乐却知之甚少。其实古典音乐所具有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能与幼儿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能使他们的身心愉悦、舒展、健康,能给他们更丰富的音乐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较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同时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动作表现基础,他们完全具有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因此选择了《幽默曲》这首段落清晰、情感分明的乐曲来与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幽默曲》来亲近古典音乐,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从古典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高雅"呼唤"娱乐"——古典音乐走进大众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今“娱乐成风”社会现象的分析,论述了“高雅”与“娱乐”二者的关系,试图找到古典音乐与大众融入的一个契合点;强调应该重视高雅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让娱乐走进高雅,让高雅洋溢着娱乐,让古典音乐真正走进大众。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隔阂存在而进展艰难。在这种前提下,西方古典音乐这笔本应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开始涉猎并研究西方古典音乐。但是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西方古典音乐依旧是那么陌生、神秘和遥不可及。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去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乐意接受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