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只有她能够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学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更加注重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高效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也可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让学生从中学习与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食品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和思考,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为该课程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浅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泛滥、应试教育的桎梏、市场经济的物质化等原因,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缺失严重.大学语文课程应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深层关联角度进行思考,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注重教材内容,对文本做整体关照;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热点.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文章以"中外广告史"课程为例,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面向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卫生检验方向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文章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传统文化联系十分紧密。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育的良好素材,而高中语文教育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所要切实探究的课题。本文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现状出发,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倾向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而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需要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延续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教师要从文化含义、课堂与课外的渗透及优化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到教学内容中的切入点,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的接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中,高中语文教育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有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需要了,我们应该学会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中去。本文研究分析了传统文化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渗透的方式,并且分析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中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日益重要,高校中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其教学研究,探索专业课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在《医古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本着"文化+经典"的模式,用以文入医、以文解医、以文化医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中医学习角色,理解中医术语和思维,强化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激发读经典的热情,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气在现今的物理学中可以机械地理解为“气体”(相对固体、液体的物质形态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色发展现点。 充分了解气对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武术、兵学、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传统道德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境遇,用辩证扬弃的态度进行综合创新,其意义和价值是多维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李大钊民彝史观、毛泽东实践观和冯契智慧说到广义的认识论, 这一思想历程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由关注自然本身到关注人,突出了人性、人格、个性自由等人的存在问题,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5.
谢承仁先生1924年生,湖北松滋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初任教于北京第一中学,1954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曾协助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丛书,有《戚继光》、《李自成新传》、《中华传统思想化渊源》等,整理古籍《庚辛奉天书简集》,所主编多卷本《杨守敬集》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1993)。2004年,谢先生将个人所藏一千多件清代档案资料捐赠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是年深秋,邹兆辰教授就谢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华传统思想化渊源》一书对其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6.
郭文景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不仅是其个人艺术魅力的体现,也是巴蜀地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的再现。他在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巧妙地将现代作曲技法和四川传统音乐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诠释了深刻的民族情感。在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同名诗谱写而成的合唱交响曲《蜀道难》中,郭文景运用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表现民族文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日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追究起来,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落后。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中以互动式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老师"教"的技巧性与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对授课内容合理筛选,巧妙阐释,在特定的理论体系中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深入思考;通过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田野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课程微信群(QQ群)与课程公众号来辅助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