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写意画的意境与意象性既主观又客观,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个艺术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刘淑娟 《大学时代》2006,(11):113-113,115
花鸟画教学亟待变革,用线的眼光观察事物,用新的观念去分析、研究、体察和发现自然中的生活情趣,以心观景创造出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花鸟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地表现体系和形式,独特地表现内容和手法,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花鸟画在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花鸟画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向人们展示出艺术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这种精神与情感表现,是依靠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为了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提高塑造艺术形象的水平,探索其形象的构成规律,现就花鸟画形象塑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形象构成的意义、原则及其形象构成的因素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4.
恽寿平是"清初六家"之一,不仅在绘画理论上有着重要成就,同时工于诗书画,有"南田三绝"的美誉,尤其是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徐崇嗣没骨画法,开宗"常州派"。恽寿平的花鸟画注重"外师造化"、"以简为贵",并且提出"摄情"说,他的画面注重对"逸气"的追求,风格清新简逸、澹然天真,有着独特的艺术品格,影响深远,对明末清初的花鸟画坛有"起衰之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出现得比较早的审美范畴。它是植根于朴素唯美辩证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首先提出“意象”一词。“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说,用眼光独到的匠心,窥探心中的想象,如运用斧斤,从事意  相似文献   

6.
诗的意象是发展变化的,由最初的比喻发展到暗示、象征和意象,由表现外部事物演化到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这种立意造象的演化,使诗的表现力随之而增强,蓬勃发展,使诗人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7.
构成性是当代花鸟画构图的一个主要特征,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和探索,对于花鸟画创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举例、归纳概括等论述方法来论述,并得出构成性是当代花鸟画构图的主要特征这一结论,为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错觉性意象手法? 在未正式谈这个论题之前,笔者想先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人,是美丽才可爱? 还是可爱才美丽? 对此,人们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不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简单地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名叫伊丽莎白·芭莉特。她的诗作使很多人感动。很多人都慕名求见她或给她写信。可是,她却避开那些倾心求见她的人,只是在家里收阅读者来信。原来,她是个终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她,身躯瘦小,瘦得皮包骨。然而其中有一封信,  相似文献   

9.
意象群是诗歌中内含多个意象的符号系统,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诗人在创作中对意象的组合,往往是对前人意象群组合的复制、重组、改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的因素,如诗歌形式的要求,也有主观的因素,如“既成图式”、“化无意识”,它们既是个人的取向与选择,也是传统的、社会的、化的长期积淀。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诗歌的意象及其教学■安徽吴长青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诗歌占了相当的比重,所选均为古今中外诗歌之精品。格律诗,新诗;短诗,长诗;叙事诗,抒情诗;中国诗,外国诗……无不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语言的记忆与分析,而忽视了意象的分析。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1.
汪龙麟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4):25-30,43
纳兰词“哀感顽艳”、“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其词呈现出的意象世界可谓别具特色、纷纭多姿。作者通过对纳兰词诸多意象的分类对比、数据统计及特征分析,试图探寻其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与其词意象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而感悟其词凄婉而深蕴的意境以及纳兰性德纤柔善感的词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字的历史超过四千年,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象形字,随后发展出其它几种字。古字创造是一种与审美意识密切关联的化活动,通过对“六书”中最有特点的象形字和会意字进行分析,得出意象思维是古字造型中的重要特点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唐宋词善言“愁”,许多言“愁”名句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中共计有3845个“愁”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春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都是以春草喻不可抑制、无时不增的离情。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词人们塑造了多姿多彩的愁的意象来表现内心深处的万般愁绪。有的用春草表现愁的不可抑制,有的用流水表现愁的连绵不断,有的用柳丝表现愁的缠绵悱恻,有的用舟载愁以衬托愁的沉重。唐宋愁情词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含蓄、委婉、缠绵的意境,千年之下,得到了各个时代的读者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唐诗是中华文化繁荣时代的精品,唐诗意象具有象征性、暗示性、衬托性、组合性、通感性等特点,揭示唐诗的这些特点,对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操和诗歌的精髓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铁 《语文天地》2013,(11):37-38
古诗词之所以能够令人心驰神往是因其所展示出来的绚烂画面和多彩意象,然而,由这些优美的意象构成的绚烂画卷也常常使学生无法理解古诗词。所以,开展高中古诗词意象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庄子》意象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曾在文学史上留下一首诗作的庄周却常常与“诗人”这顶桂冠结有不解之缘。胡应麟在《诗薮》中就明确指出:“《庄》、《列》最近诗。”闻一多甚至认为庄周“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为什么作为哲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有其自身的意象性特征,文章主要从"以书入画"、"造型原则"和哲学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是中国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结晶,文章从图案的造型着手,重点阐述了图案的意象性和图案的意象造型方法论,旨在丰富并探索中国的图案艺术,使中国的民族图案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者认为诗歌意象的内蕴机制具有多义性,但我们认为诗歌意象的内蕴机制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月”的形态、光色、时空等意象特征,阐明古典诗文中“月”这一意象的多边性。人们的悲欢离合之感,生命苦短之叹,冷漠孤寂之情都借“月”这一意象出现于文本中,使得“月”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理解了月的意象的丰富性,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中意象的具体性,对我们学习或鉴赏一些古典诗文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