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不同的社会职业分工对劳动者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要求。如今,学历教育正向着实用型职业教育转变,任职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即在身体素质培养方面,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体能。高校体育教学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体能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简单,不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人才需要,教学基本是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和技能上,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是否适应职业要求。本研究以吉林工商学院的专业设置为基准进行职业分类,针对不同的职业类型,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训练,以期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体能保证,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职业体能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与学校体育选修教学具有内在关联。体育选修教学应在查阅资料与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完成高职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这个时期的体育课堂就不能够再像以前的体育课堂那样单纯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让学生简单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本领了.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最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仅有的体育教学活动了.这个时候我们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不单单要肩负着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毅力的培养等任务.还要针对不同职业的学生进行特殊化的体育训练.让学生掌握与其职业息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性质及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采取渗入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化体能、保证健康;实施职业场景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技能和能力;创设微型社会情景,培养学生职业需具备的优良品质,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学完美的结合,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协调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体育作为加强学生锻炼的一门学科,职业学校的体育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的不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输送一批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体育作为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身存在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加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二是为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准备,当前我们探究职业学校体育信息教学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契合点及如何评价体育教学,通过查阅文献,运用SPSS14.0对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剖析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运动项目与职业能力的相关系数,得出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体育项目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9个方面的存在契合,建议采用柯式(Donald.KirkPar-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体育对职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应把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应体育课程,使体育融入职教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意识,把握合理的生活、学习节奏,引导学生调节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这个时期的体育课堂就不能够再像以前的体育课堂那样单纯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让学生简单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本领了。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最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仅有的体育教学活动了,这个时候我们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不单单要肩负着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毅力的培养等任务,还要针对不同职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中职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离不开体育教学。中职体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上,而应培养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能应对生产、服务一线高强度的工作,并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应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发展与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带有职业特点内容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职体育教学,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训练,可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应本着全方位整体塑造人才的教学理念,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从而构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学校和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体育教学不仅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养成,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体育人才。文章主要探讨中职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途径,分析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关系特点,总结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推动中职体育教学持续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体育教学应当依据学生们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将健康体育理念传播给广大学生。本文分析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体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高度关心学生未来持续发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文章拟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涵、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意义,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各大高校教学发展的首要目标,高职教学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学体系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高职教育体系下的所有课程教学都服务于职业教育。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职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进行职业体能体系教学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能为学生今后走上相应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体能基础。笔者主要从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高职体育体能教学的具体内容,就其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希望对于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以及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戴永伟 《考试周刊》2014,(70):113-113
本文从中职教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职体育教学结合学生职业特点进行探讨,提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中职体育教学为职业发展服务"的观点,强调中职体育教学要做到"三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特点相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特点相结合、教学手段与职业特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徐鹏 《成才之路》2020,(4):16-17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突出职业特色,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文章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高职体育教学体现职业特色的意义,并从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注重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采用职业化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现职业特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生涯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丽萍 《教育与职业》2007,(14):119-120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传授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能,即生涯体育教学.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课程模式,开设生涯体育课程,增加与各种职业相应的体育教育内容,为准职业人的健康素质打下扎实基础,引领终身体育.本文阐述了生涯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选用两个专业学生进行生涯体育教学改革试点追踪调查,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职业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切入点",倡导体育教学应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特点,全面发展职校学生的能力和意识,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职业发展"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紧迫课题。在模块化教学理论和项群训练理论指导下,在根据工作岗群的特点及身体素质要求划分工作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并以会计专业为例按照运动参与、基础体育、职业身体健康、职业专项技能和终生体育五个教学模块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