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振元 《海南教育》2014,(24):40-40
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其年龄是成反比例的。低年级时,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举手非常踊跃,发言积极性高涨。但到了高年级后,课堂中举手的学生便逐渐稀少,有时候课堂成了教师自拉自唱的独角戏舞台,而本应是课堂教学主角的学生却成了课堂教学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课堂上沉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不愿意或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沉默行为看似简单,实际上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用新制度主义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规制性束缚使学生不敢主动发言,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认真听讲的规范性角色期待使学生遵从课堂沉默,文化-认知性要素构成的共同理解使学生习惯于沉默,而无法意识到课堂表达的需要。为此,努力构建新的制度环境成为必要,这需要打破束缚学生课堂发言的规制、重塑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以及重构对课堂表达的共同理解。  相似文献   

3.
上课能积极发言通常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时,低年级的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活跃,热情高涨。但是高年级的课堂上课发言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基本是几个优等生在唱独角戏。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课堂沉默"。课堂沉默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课堂对话的发起者、调控者,有必要对课堂沉默这种现象进行敏锐观察,理解沉默的发生及探讨沉默背后的真相并想办法科学应对,以便真正建立高效课堂。讨论几种常见的课堂沉默类型,希望通过透视和讨论,能够发现沉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来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反思、去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在低年级和中年级时,课堂表现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非常踊跃;但到了高年级,课堂上却存在着大多数学生不举手发言的现象,其余学生的发言也是勉强的,课堂上没有了往日低年级和中年级时的那种活跃气氛。那么,如何改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沉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沉默中听课,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独角戏的舞台。沉默的学生则成为教师关注的死角。新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合作、参与与探究列为重要的培养内容。面对课堂的沉默,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创设全员积极参与的和谐教学环境呢?“有想法就直接发言”由学生沉默而引起教师的“一言堂”,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病症,不仅反映出教学策略和教学生态的问题,而且引发我们思考学生的参与权力和责任意识等的培养问题。对症治疗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课堂逐渐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这显然是一种不太正常也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现象。其成因也十分复杂,和学生自身、环境原因、教师原因、传统教育方式等都有关系。该文将针对以上几点逐个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将有助于大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的提升,对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公开课结束,在课后点评环节中,孩子们"上课不喜欢发言"的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鉴于此现象的弊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尽快养成喜欢发言的好习惯。这样的情形很快得以扭转:自从把评课老师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孩子们听了之后,他们一下子表现得积极多了。看着课堂上小手林立,我洋洋得意。可是转变过于突然,不免又让人心生狐疑:孩子们现在积极举手,是不是就表示他们喜欢发言了?他们真能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吗?于是随便提出一个问题,请小雨作答。小雨愣了一下,慢慢站起来,半天,憋红了脸,仍然一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喜欢那些爱动脑子、积极发言、敢于表现的学生,然而课堂上这样的学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像是"观众"和"听众",表现很沉默,这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就很少,不利于孩子学习的进步和健康成长。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这些"课堂沉默族"的思维灵动起来?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才能检验出学习效果的学科。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所以课堂的参与就变得尤其重要,从关注课堂发言现状,让孩子信赖老师,从而能够引导孩子积极发言,再进一步明确要求,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力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展示能力。展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因学生的展示而精彩,因学生的展示而焕发生命的活力,它已经成为新课改理念下新课堂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课堂就是学生日常展示的舞台。展示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露、表述、表达、表现、表演,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着力培养他们的课堂发言能力,为他们更好的展示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英语的表达技巧,进而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境界.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难度的加大,那些本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学生,却渐渐地似乎越来越愿意选择沉默,既不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沉默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普遍,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们课堂中不愿意发言呢?  相似文献   

13.
沉默是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普遍表现,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更是常见。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巧妙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使学生逐渐获取在课堂上发言的勇气,从而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很难看到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跃气氛,让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呢?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述如下。一、提高学生对课堂发言的认识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而“说”的能力的训练,从课堂上看主要形式就是课堂发言。课堂发言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它可以增强学生说话的信心,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说话的准确性。可见,课堂发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某一活动有没有…  相似文献   

15.
徐迅 《中国德育》2012,(22):71-72
在一次哲学课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提议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总结出人生哲理。话题提出后,半晌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学生们个个埋着头,神情严肃地等待老师的点名,课堂一下子陷入了冷场,我也陷入了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文章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导致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沉默的学生因素是学习动机不强与学习功底不足,而教师授课模式也可能导致口语课堂的沉默.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应改变“输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多说.另外,还应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提问技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开口说英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沉默是学生在英语课上的普遍表现,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会说,而很多学生,尤其在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的极为沉默,很多学生身在座位上但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充耳不闻,没有举手发言的习惯,农村学生见识狭小,即使听懂了课堂内容,但是没有发言的勇气,这些沉默的学生也往往被老师忽视。  相似文献   

18.
吴琼 《学苑教育》2019,(3):65-65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却不发言、接收知识却不思考,英语课堂成为独角戏,只有教师一个人教学、提问、回答,学生身在课堂,心思却不在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沉默并不是偶然的,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状态都有密切关系。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提高,英语学习就会转变为一种消极、被动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初中英语课堂展开,从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提问与评价策略等方面探讨打破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盛文俊 《考试周刊》2014,(44):121-122
课堂教学沉闷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职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本文分析了导致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沉闷的原因,探讨了打破课堂教学沉闷的三大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采取积极而又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乐于发言,使中职英语课堂不再沉闷。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发言、提问、"投石问路"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良好,所以教师更应该在化学课堂上引导、培养和鼓励学生发言。如此才能让学生真的敢于"投石问路",乐于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