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难,在校大学生创业更难。创业本身需要创业者具备高水平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然而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创业与学校、创业与学分、创业与教师、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自然难上加难。因此,校方、教师、全社会应高度关注并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使这支生力军快速健康的成长起来,为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渊源。创业教育是创业型大学的应有之举,创业型大学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二者的有效融合是创业教育与大学创业行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建创业型大学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选择之一,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创业中心”和“创业实体”,完善与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推进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太适合于创业教育。将行动学习法导入创业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之中,通过确定创业问题、组建创业团队、研讨创业问题、制定创业计划、付诸创业行动与验收创业成果六步流程,让学生们在模拟真实的创业活动里“学中干”和“干中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创业动机、创业态度、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建议教师加强过程管理、点评分享与论功行赏,以更好地保证行动学习在创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创业是激活社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社会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之下,全民创业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借助创业倾向预测大学生创业行为,创业倾向越高,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在创业倾向诸多影响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倾向.通过厘清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倾向的概念、维度及关系,梳理当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大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文章在对比阐述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机会型创业率与社会创业率持平以及我国大学生没有担当起机会型创业主力军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比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将显性创业教育课程与隐性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把校园的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开展学生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当前高校如火如荼的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投入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成正比。本文立足于江西省高校,基于克里斯蒂安创业模型,分析该省高校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现状,探究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面临的瓶颈因素,并提出建立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三库——师资管理库、创业管理资料库以及案例库,同时指出研发本土化教材与建立监管与评价机制的重要性,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提升创业素质,从而改善和促进创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已颇具规模,创业教育体系完备,创业教育组织完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成熟,创业教育课程发达,创业教育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系统梳理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当前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皖西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为例,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及创业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但创业时间选择相对滞后;创业型人才的法律知识与商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亟需加强;国家政策、创业资金、创业项目与创业能力对创业的影响远远高于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地方高校应结合通识教育,科学构建创业型人才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夯实创业型人才的能力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全程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专业有较高比例的同学在校期间进行网上创业,不同的创业模式其创业效果也不同。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模式和创业效果等调研的基础上,从创业条件、投入及对创业教育的需要等方面比较,通过创业意识与创业规划、加强培养网络创业技能、进行创业操作与创业障碍指导等,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网上创业。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应确立创新与创业相融合的创业教育目标,营造学校与社会共同支持的创业教育环境,完善专业与创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搭建实训与孵化共推动的创业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2.
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从创业的层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引领,引领大学生对创业基本规律、创业过程、创业方法和创业原则的创业认知,引领大学生创业性格特质、行为特质、年龄特质和能力特质研究,引领大学创业领域选择,引领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与法律学习与运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创业基础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应引起重视。笔者以课程教师的视角,尝试用精益创业模式设计创业基础课程。本文在分析精益创业模式与创业基础课程关联的基础上,提出精益创业模式下课程设计的基本逻辑,在与传统创业课程模式的比较下,构建精益创业模式下创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探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有效路径: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根本性因素;创业意愿的提升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性因素;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保障性因素;创业环境的优化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基础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先对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若干概念,包括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进行了探析;然后对创业教育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包括创业教育重在哪个层面,实现创业的条件和时机等等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长春工业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创业是一个识别、评价与开发创业机会的过程,创业机会评价是创业的核心环节。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计算创业机会评价指标权重,是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创业机会,可以为个体创业、公司创业及风向投资确定影响创业机会不同要素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创业教育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业精神的素养性价值,培养创业型人才与破解就业难题的社会性价值,为大学发展提供活力源泉的反身性价值。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联想与创新能力、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力与把握能力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创业教育应以创业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优化创业知识的储备;构建学校与社会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拓展大学生的社会资源网络,提升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创业教育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实践看,各地区、各高校发展还很不平衡,创业效果差强人意、措施和方法尚不完善,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尤其是创业教育的认识不统一,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正确认识与处理创业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效益与效果、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对深化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评估和追踪创业教育实施效果,以及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重大。面对当前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需综合把握全面性与科学性、导向性与实用性、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主体与方法多样性四原则,构建组织领导与工作机制、教育教学与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与创业研究、创业文化与创业实践、教育成效与调查反馈等五个一级指标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10年首都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教育的确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创业实践如参加创业竞赛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听取创业讲座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形成也有正影响;大学生能不能就业与创业教育没有明显的关系,而能就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