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和偏执等心理危机,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采取把非正式干预和正式干预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机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积极的社会实践等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主要有: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策略主要有: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研究显示,相较于无偿资助而言,大学生更倾向于接受自己付出劳动的奖学金或者以勤工俭学形式、国家助学贷款方式得到的资助。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时心理表现是积极的,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心理是较消极的。本文主要以经济资助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研究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策略,以期对促进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心理非常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因势利导,采取建立完备的资助体系、营造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成立贫困生社团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节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6.
高朋敏  齐艳萍 《文教资料》2013,(23):144-14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本课题组在帮助辽宁科技大学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在一些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卑、孤僻、嫉妒和焦虑等不良心理。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现象应采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加大经济资助力度,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采用了抽样调查和针对性调查相结合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了解了当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出现目前状况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余秀华  徐菡 《教育探索》2008,(10):128-129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冲突表现为自强与自卑心理相交替、悲观与焦虑心理相并存、过度自尊与淡漠心理相交织。贫困大学生克服不良心态应做到: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改变不良认知,坚强意志品质;正确评价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消除贫困大学生心理冲突应采取的对策是:帮助帮困大学生心理脱贫,走出精神困惑,努力把贫困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型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心理贫困"称谓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效应.应采取积极关注、正确引导,发扬贫困生优良心理品质,加强理情教育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等措施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陈清森 《文教资料》2010,(7):220-221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就业难对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忧郁、冷漠、敌对、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等,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儿童贫困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强国家、弱社会、弱家庭”的现行儿童贫困治理格局易见成效但不易持久;现行“补缺型”儿童福利模式无法适应“后小康时代”儿童贫困治理的新形势;“扶贫先扶志”的儿童贫困治理理念尚未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发端于委内瑞拉并盛行于世的“音乐教育福利体系”体现了“扶贫先扶志”理念,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其之于我国儿童贫困治理的有益启示是:(1)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家庭这三大贫困治理主体的合力,以服务于“贫困儿童”的个体成长为基点,探索“家庭-社区-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国家”等多元主体积极协同的儿童贫困治理机制.(2)建立以中国青少年儿童民乐合奏与合唱团为主要载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福利体系,并以此作为破解贫困儿童个体“志向失灵”和“行为失灵”难题的重要抓手,助力我国儿童贫困治理实现从“补缺型福利”转向“发展型福利”、从“物质救助”转向“精神扶贫”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3.
受客观环境和自身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陷入精神贫困,表现出自卑感与自尊心矛盾交织、感情需要与自闭心理繁杂交错、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同对并存等待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必须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自助与他助相结合、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精神资助原则,建立和完善精神资助的机制,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14.
心理福利研究是随着物质明发展而产生的自觉意识,是对经济福利反思的结果。分别从幸福论、价值相对主义、理性与非理性、心理幸福、生活质量、福利经济学以及福利的测度等不同学科研究的角度考察与心理福利的相关研究。据此可以认为,心理及福利的研究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对心理福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人们对自身福利的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从而为心理学界在物质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关怀正常人的幸福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许婕  李向楠 《成人教育》2012,32(9):110-111
新时期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人数众多,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并存,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并存。这一变化的制度原因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带来高校贫困生的大量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校园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教育方式忽视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各高校在做好经济扶贫的同时,应采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习惯于把高校大学生贫困问题理解为经济困难,而忽视了贫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贫困。文章从一般意义的贫困问题入手,给出了心理贫困的定义,就心理贫困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对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心理弱势这一概念来强调农村贫困高职生心理上所呈现的状况。笔者重点从生活上、学识上、能力上分析了农村贫困高职生心理弱势的表现,总结出这类群体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问题,即心理失衡、虚荣心理和心理过敏三个特殊的心理特点。通过阐述农村贫困高职生心理弱势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希望为进一步探讨导致农村贫困高职生心理弱势现象的原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社会福利的发展应从克服贫困向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展.社会福利的主体应做好政府、社会、个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多元化福利.福利服务的提供应更具专业化特色,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的建设,使广大公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专业、更加周到,更加人性化的福利.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诸多原因造成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孤僻、偏激、绝望等心理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外界的经济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关注和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改变贫困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同时辅助以各种形式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外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大学生逐渐凸现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由单一经济贫困转化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事实上,仅靠经济救助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遏止这一转化过程,要解决高校教育中的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使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