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隐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在内隐学习氛围下,会形成幼儿道德认知的缄默性知识,内隐学习的强有力性有助于幼儿道德意志深刻性的培养,内隐学习的抽象性有助于幼儿道德情感直觉性的培养,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高潜力及高密度贮存有助于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文章讨论了如何在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活动、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等方面,有意识地以内隐学习理论对幼儿实施无形的品德熏习,使幼儿的生活本身的道德意境充溢起来。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是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学到的某些规则,更加接近人们的心灵的底层,品德形成过程与内隐学习密切相关。对高校德育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重视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注重品德形成的内隐学习,开发利用德育隐性资源应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获得知识经验。以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为视角,分析高职德育学习的特质,进一步探究内隐学习在高职德育各要素"知、情、意、行"中的运行机制,并从高职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发挥德育的"内隐效果",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内隐记忆是研究影响个体品德形成因素的新视角.基于内隐记忆理论,学校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外显学习的效率,也要注意内隐学习的效果.必须协调好二者,使之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成为学习的重要课程。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应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强调以人文本,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契机"与"情境"是幼儿德育课程的重要资源,其广泛存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教育阶段是德育的起始阶段。做好幼儿阶段的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幼儿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幼儿园应充分重视德育,持续探索德育工作开展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发展。本文着眼于幼儿的成长,对幼儿园德育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学习观”,它具有无意识性,并且与外显学习密切相关,对学校德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学校德育的负影响。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德育之“德性”的解读,探讨有效内隐学习经验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教育的核心任务并非学习教育,而是对幼儿行为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幼儿时期是个性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和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借助主题性游戏,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也能发挥出激励幼儿情感的良性作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从德育和主题性游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德育中主题性游戏融入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本文从这个角度关注了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论证了游戏中存在着内隐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括了内隐学习理论的一些重点观点,并且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灌输”式德育方法消极面,提出要注意使用内隐教育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11.
王霞华 《课外阅读》2011,(10):381-381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全文从日常生活、家庭环境、运用幼儿各种感官、幼儿园环境创设、各领域教学、家园与社区联系六个方面阐述了关于幼儿道德培养的渠道和方法。综上,幼儿德育是整个德育工程的起点,德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使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英语教育从幼儿开始抓起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不少幼儿园开展了早期英语教育活动。那么,幼儿园早期英语教育是否可能,幼儿学英语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早期英语教育应如何实施?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实施早期英语教育的可能性 1.内隐学习是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认知基础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内隐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母语获得的基础,同时也为儿童学习外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简单地说,内隐学习就是指无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由于忽视了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社会规范学习成了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内隐学习理论对社会规范学习的启示在于:社会规范学习中,必须激发学生内隐学习潜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人生观;个体在无意识中形成内在品质;以外显可量化行为间接考察内隐的观念。在社会规范学习中运用内隐学习理论应注意:正确处理社会规范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选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内隐学习材料;懂得内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4.
以100名4-5岁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分离范式考察内隐学习条件下象形文字(东巴文、甲骨文)对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影响。该篇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幼儿均通过颜色判断任务进行学习,实验1采用再认任务考察象形文字对幼儿汉字字形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2采用偏好判断任务考察象形文字对幼儿汉字字形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内隐学习条件下,甲骨文比东巴文更能够促进汉字字形的外显记忆,象形文字可以成为幼儿汉字学习的良好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低下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反思原因:很多教师把教学看作是预设方案的呈现,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凸现出来的生成性资源;把教学看作是知识、技能的记忆熟练过程,忽略了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这种教学,沿袭的是以逻辑性、可控制性为特征的认知过程中心倾向,是一种外显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一、内隐学习的概念内隐学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王英 《成才之路》2021,(15):30-31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文章对幼儿园德育进行概述,探讨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在游戏中渗透德育,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家园合力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7.
一、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 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因而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游戏、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在他们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相似文献   

18.
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小班的幼儿...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理论从人的无意识心理层面研究学习现象,从而揭示出人类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本文意在探讨语感与内隐学习及缄默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内隐学习,而语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同时,语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外显知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张琳  于宏 《辽宁教育》2022,(20):76-78
<正>2012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可见,德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及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将德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由浅入深,不断强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