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新创业能力是职业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落实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推进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然而,当前职业学校的"双创"教育却存在工作流于表面、理念认知不清、资源少而不均、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职业学校要积极发挥体制机制、资源平台、课程教学、校园环境及师生榜样的聚合作用,打造多主体、多渠道、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针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的点状化、零星化、非均衡性分布的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性的实际情况,需要国内高校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充实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积极探索建构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大幅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不仅是深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今,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能否从容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创新创业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立足于这样的背景,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应以实现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探索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其指导思想和现状困境,进而提出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创新社会背景下对于创业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目标,即需要通过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的培育而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未来应在坚持创业教育本质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并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基本目标,积极构建综合性创业课程体系,对于教师而言,则应通过完善教师培养体系,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近年来对创新创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各大高校均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在当前,创新创业氛围非常浓郁,为何大学生创新创业仍然很难,同时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工作主要群体,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高校加强意识教育、能力教育、心理教育三个层面的教育力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拓展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明显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追根溯源是由于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如何构建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质量毕业生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坚持的原则,并进一步寻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强化创新创业理念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科学认知,促进众多高校学生积极选择创业道路,达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目的。基于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从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创业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并进一步引申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教育向度统一为主旨,同时可进一步化解“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分裂与冲突,实现育人目标的融合式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视角下的价值共识教育、生涯视角下的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和社会视角下的创新创业创造责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路径包括在创业沙盘体验教学中融入人生职业理想聚焦,在创业风险模拟训练中引导创业价值共识,在创业项目推演教学中引导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上具有可融合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江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存在问题。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和高校办学特色,从以人的价值论为指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引领;以主体间性教育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个性化学习为重点,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人的发展论为目标,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四个方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方向和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需从理念更新、机制完善、课程建设、实践实训、教学改革、学籍管理以及全方位保障等方面着力,形成畅通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但在实践探索上还处于对政府政策要求及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被动回应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滞后、理论固化、措施趋同等问题逐渐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应以"推陈开新"为方向,丰富固化的理论、摈弃陈旧的理念、变革趋同的实践,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亟须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相对滞后,存在相关政策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锻炼平台不完备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结合国内外经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搭建实践平台,探索校企对接新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导师配备;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等路径,以期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世界性的热潮,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的促生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基于形势政策分析和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借鉴,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健全组织领导、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评价体系、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实践育人、重视文化引导,从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综合平台、与实践相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产学研用结合有利于推进协同育人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从产、学、研、用四个方面探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及实践已深入中职学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中职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路径选择及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首先阐明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其次分析各级政府部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要求,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凸显独立学院办学理念;最后在剖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导向、价值引领、实践手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将两者有机融合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诸多的天然优势,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育人系统构建、保障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不久,各省市便纷纷出台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主要面向普通全日制大学生,没有面向开放教育大学生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事实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开放教育大学的就业创业难度更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也困难重重。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从政策、培训基地、团队建设等角度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各高校根据学校基础、实际条件、人才培养方案等具体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和路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和路径选择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和瓶颈,因此,我们就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种共性模式,给出了改进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