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求探究法治之要义,以期对当今中国之法治建设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道德追求起源于善,善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分为:外物的善、躯体的善、灵魂的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心理契约思想是来自于家庭事务管理中父权以及夫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伦理约束的心理状态的平衡。心理契约是起源于规范社会关系的需要,并且是通过人民及其统治者之间的一个契约所建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契约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心理契约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宣称自己教导“有效真理”,也就是某种政治现实主义,从而与之前的传统决裂。但是对比考察亚里士多德《政治学》(V.10-11)与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的相关教导却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相似性。亚里士多德似乎早于马基雅雏利近两千年就已经以自己的名义明白无误地昭示了那些“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真理。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思考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利在有意教导邪恶的意义上背离之前政治哲学传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5.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透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本真和完整地理解文本,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改变一维性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从"治理""善治""法治""权变"和"分权"等维度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管理思想。在古代哲人的启示下,有必要重新考量社会管理的主体、理念、手段、方式、机构等若干问题,进而适时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马基雅维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研究的范围涉及到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史学思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以及马基雅维里与文艺复兴等方面.总体评价是褒大于贬,肯定了马基雅维里的进步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芳 《运城学院学报》2009,27(5):88-90,94
韩非与马基雅维里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即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政治的目的不是德的良善,要实现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必须建立极端的君主专制。同时,二人同中有异,在对人民的认识,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以及公私之辨上,互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通过对古希腊诸多政体形式的具体考察,对法治的定义、对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对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力量制约对于法治的重要性进行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对这些法治思想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于中国法治建设中"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法制建设与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伦理/政治、欲望/道德、性格/命运等三个层面重新解读莎翁名剧《麦克白》,观照麦克白的性格特征,由其悲剧冲突入手,揭示社会转型期(这里指由封建社会向工商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人所面临的精神和伦理两难困境;进而分析暗含在《麦克白》文本中的文学家莎士比亚与政治家马基雅维里的潜在对话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柏拉图的批判,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岛己的经济伦理思想。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财富的获得要符合中道原则。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构想了善治下的教育制度,将人的美好生活方式、城邦善治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据此出发将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公共事业,同时设定了自由教育的精神和传统,确立了体、德、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思想不仅代表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而且对西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学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政治学的认定和评断,基本上都称亚氏主张“中庸之道”,是“奴隶主里中间层的代言人”,在政治上主张“调和阶级矛盾。拯救奴隶制城邦的崩溃”等等。虽然此说不无道理,但也有失偏颇。若对亚氏的《雅典政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至少得出亚里士多德五方面的哲学、政治学取向。即亚里士多德抨击“寡头政治”和“王者政府”,力主社会改革;总结改革成果,开创比较政治的先河,理论上弘扬民主政治;提出取消“部落差”、村民个人地位差等一系列的多人参政、平等的民主手段;在总结国家组织职能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政治的“三权分立”主张的雏形:倡导和提出了清政防腐的主张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大学,特别是一些地方大学,由于人们获取职位权力和扩展权力影响力的行为成为大学亚文化特征之一,导致大学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无所不在,主要表现为:编制关系网、防御行为、印象管理、牟取"专家性权力"等。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政治诉求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大学,特别是一些地方大学,由于人们获取职位权力和扩展权力影响力的行为成为大学亚文化特征之一,导致大学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无所不在,主要表现为:编制关系网、防御行为、印象管理、牟取"专家性权力"等。  相似文献   

16.
以8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通过移情影响关系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他的一些社会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据其《政治学》中的阐述,分别从社会起源、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社会冲突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几乎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尤其集中于最后两卷(卷七后半部分和卷八)。一般认为,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王制》中主要谈论哲学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主要论述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论教育时又特别重视"闲暇",认为闲暇"自身就有快乐、幸福以及享福的生活",这与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静观"之自足的描述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也指向哲学教育。本文将首先分析教育在《政治学》文本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教育与政制的关系,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教育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政治学》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并结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相关论述,挖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之可能。  相似文献   

19.
米盖朗琪罗的作品是自由的、激愤的、深刻的,他的人体表达将造型艺术永远带离了中世纪,其笔下的基督,是一个具体的凡人,一个要用凡人的身躯来追求不朽神性的人。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反”当时无耻平庸堕落之“动”,用一种毫不含糊的反叛精神震惊了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王晨 《教育科学研究》2012,(2):75-77,80
一、《政治学》基本情况《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则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