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瑞玲 《大观周刊》2013,(4):187-187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艳琼 《大观周刊》2011,(6):208-208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要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从不同层次、角度、知识背号等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夏章花 《大观周刊》2012,(11):223-223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建华 《大观周刊》2011,(52):144-14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总书记说。郎加明也说:“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而对学生而言.创新就是创造性地学习.而创造性地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创新思维.只要学生对课本所教导的、教师所传授的、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等.有新的看法.有新的见解,就可以看作是进行了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学生都可参与,教师容易组织操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应该注意“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发散思维的良好习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等。  相似文献   

5.
刘杰明 《大观周刊》2013,(9):127-127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悟出了一些道理。下面谈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杨雪 《大观周刊》2012,(9):212-21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蒙锦连 《大观周刊》2012,(29):238-23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肩负着从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姚凤军 《大观周刊》2012,(52):181-181
真正的教学必定是一个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勇 《大观周刊》2012,(38):211-211
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需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慧华 《大观周刊》2012,(4):206-206
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生的创新是指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上,学生有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理论联系宾际。在小学阶段应重在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雪琴 《大观周刊》2013,(1):173-173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人非非。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林观意 《大观周刊》2011,(10):201-201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杰措毛 《大观周刊》2012,(38):260-260
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冉建国 《大观周刊》2011,(6):186-186
初中数学创新的载体是教学,要做到创新,我们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鹅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梁选坤 《大观周刊》2011,(19):268-268,237
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公素菊 《大观周刊》2013,(11):256-256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  相似文献   

17.
巴尔那生 《大观周刊》2011,(10):139-139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8.
许秀花 《大观周刊》2013,(6):203-20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让学生思维具有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和联想性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曾萍 《大观周刊》2013,(12):210-210
一个教育者不但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认为对一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三大能力莫过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启发思维能力”。围绕这三个问题,本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晓光 《大观周刊》2012,(28):253-25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