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稳态经济的“零增长”发展到后来主张的适度增长,提出了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尖锐矛盾的方案.对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追求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的生态理念。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平等""、公正""、友善"等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7):17-20
在现代风险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时有发生,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转移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中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大有作为,应当积极扮演好生态知识的传播者、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文明的监督者和生态风险的沟通者等多种角色。新闻媒体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在提高生态风险意识等路径上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4.
"生态社会主义"(亦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价值创新的。这种"创新"的根本点在于:它预示了由工业文明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会存在一个生态文明时代。其根据既是"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切入点而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理论结晶,又是当代工业文明面临生态危机却难以自我克服,而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解决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实现的现实使然。据此,"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生存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生产方式上,它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统一与协调,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摈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的行为,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生活方式上,它强调消灭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使劳动重新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并与闲暇一起变为同一过程的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生活基础。在文化价值观上,它强调只有根据生态文明的生态理性来约束工业文明的经济理性,并使后者从属于前者,人类才能在文化价值观上克服生存方式的"合理性危机"。  相似文献   

5.
欧阳明 《大观周刊》2011,(5):101-102,94
毛泽东在1952年9月24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首次提到从现在起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10月下旬,中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策正式确定。这说明中共原先提出的,在民主革命胜利后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以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准备的设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做出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予来探析。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平台下的网络生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过载和文化危机的不断出现对内容管理提出了挑战,而传统的媒介管理和信息控制在应对网络生态危机方面存诸多"短板"。网络生态学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将参与主体与社会技术环境有效融合在一起,网络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内容监管主张转变思路方式、体现平衡观念、重视通力合作、发挥社交民众监管力量,从而构建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葛翠玲 《兰台世界》2007,(7X):35-37
本文针对我国档案信息生态出现的主体性缺失、资源分布失衡等失调问题,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档案信息生态出现的主体性缺失、资源分布失衡等失调问题,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这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笔者首先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入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探究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媒体掀起一轮轮关于经济与环境利弊的讨论.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尤其应该提高自身的环境修养和职业素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环境觉悟,在关注社会新闻的同时加强环境问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万瑞 《大观周刊》2013,(5):265-265
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对新闻的真实性非常重视,但各类假新闻仍不断出笼.《新闻记者》对2010年假新闻产生主体的研究发现:“涉假者几乎是清一色的新闻记者”.①新闻记者受过新闻信息采编的专业培训,理当成为新闻真实的榜样,为何还会产生假新闻?本文试从政府与媒介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假新闻存在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徐敬宏  张仪 《中国出版》2023,(20):35-40
随着数据在传媒业重要性的提升和数据难题在传媒业的展现,隐私计算在新闻内容、数字营销、舆情分析、新闻核查、平台媒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整个传媒生态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与此同时,隐私计算给传媒业带来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涉及数据孤岛与数据群岛、技术信任与社会信任、新闻真实与新闻价值等多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在此基础上,文章提供了关于隐私计算在技术迭代、标准体系、伦理秩序、发展模式方面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灾难片的生态危机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影像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片"是以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感官,也有的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体现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①.灾难电影与童话一样都拥有幻想、游戏的核心元素,它是文化工业时代忧郁的童话.  相似文献   

15.
16.
媒介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在此从政治、经济、媒介生态、受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被公认为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可以说,人类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挖掘与展现我们的理论反思潜能:通过重新思考我们与周围自然世界的关系,来重新构建一种可以使人类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意义上的生态学或“科学生态学”,而且需要人文与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其中也包括一种“环境政治学”或者“生态政治学”。  相似文献   

18.
赵巍  张晓伟  贝森 《东南传播》2012,(6):158-159
本文以媒介生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代表,深入分析了其媒介生态环境,生存状态、面临困境等方面的内容,并尝试探讨了对农频道的发展创新空间,希望能为对农频道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启示和创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安德里亚的《基督城》被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三颗明珠"。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家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站在普遍的、人道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指出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的途径,以及他们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之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桥梁,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体验、思考所得,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实现由外在被动接受向内在主动认可的顺利转化。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价值逻辑、实现路径和开展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实现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