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德深 《大观周刊》2012,(43):71-71
为审理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设置简易程序符合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的趋势,对于及时惩罚犯罪,提高办案效率,都有重要意义。但从近年司法实践看,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洋  陈石 《大观周刊》2012,(50):47-47
所谓简易程序.是指在一审程序中基层法院审理某些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中所适用的比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程序。简易程序作为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模式.是类属于审判程序的.所以对于刑事审判程序的一般原理简易程序依然适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简易程序的启动和实施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树勇 《大观周刊》2012,(42):63-63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简易程序,本文通过对我国刑诉中简易程序的浅析和同国外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比较,发现我国刑诉中简易程序的缺陷,对我国刑诉中的简易程序进行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张士宇 《大观周刊》2012,(52):32-33
新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制度相比,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重合,同时附条件不起诉也有优于相对不起诉的司法效果。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新生的制度,应当进一步在事实认定、法律文书、教育效果以及适用程序上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更有效的惩罚、教育和挽救。  相似文献   

5.
王琳杰 《大观周刊》2012,(43):86-86
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两次修改,每次修改都使庭前审查程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庭前审查程序作为衔接提起公诉和审判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可以说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庭前审查程序的修改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审判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方便当事人为指导思想,对起诉、答辩、传唤、诉讼程序、举证期限等进行规定,体现了我国现代民事诉讼的民主性。但在我国简易程序的改革中由于认识、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并未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民事简易程序。笔者撰写此文,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论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档案执法证据的转换,《档案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档案执法证据能够在刑事司法程序中采纳与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既是由档案违法行为与档案犯罪之间的竞合与证据的不可复制性所决定,又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效率。档案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的转换包括证据的转换范围、证据转换规则和档案执法文书的转换规则等内容。为确保公安司法机关合理使用档案执法证据,有必要对档案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条件和特殊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李双江 《大观周刊》2012,(45):96-97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证据的概念,增加了证据的种类、收集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与举证责任人,严格规范了证据的收集程序,增加了非法证据的排除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制度。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制度的修改对职务犯罪侦查,尤其是对以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种类为主要办案方式的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准确理解、全面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新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同时保障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的顺利推进,讨论新刑事诉讼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专门就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的修改结合渎职侵权犯罪侦查特点。就证据制度的修改对渎职侵权犯罪侦基工作的影响尤其是推进作用做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渎职侵权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金栋女 《大观周刊》2012,(46):72-7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有利于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但这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试从庭审规范、诉讼效率、法律监督等方面着手.提出一些新刑诉法下公诉机关对简易程序案件出庭应对的有效措施。一、当前基层检察院公诉工作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0.
高幸 《大观周刊》2012,(25):40-41,39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政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根据该决定做出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公布.这是时隔15年后刑诉法迎来的第二次大修改。法学界在持续关注新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同时,就律师辩护、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取保候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一些旨在推动中国刑事立法的新思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象征,也是体现人权的一种表现泰文针对新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争款着手,分析条款的讲步性和不足,从而讲一击务新知和展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徐迅 《新闻三昧》2004,(7):50-51
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始终是媒体与司法两界产生冲突的核心问题。而判决前发表评论,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发表定罪式的评论,更是经常遭到尖锐的批评。因为《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人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为有罪。这种司法职能,权威媒体也无出其右。但法院未判,媒体先判,这样的例子过去经常出现,即使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已经生效七年的今天,类似事情仍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行政执法证据是行政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执法的核心。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终于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有关证据转化的问题,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行政执法证据的转化终于实现了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无论从立法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证据转化作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重要内容同样也面,l占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基于本次《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行政执法证据的内容,对行政执法证据作为刑事诉讼证据运用中的范围作出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当场处罚程序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目前我们在新闻出版及著作权行政执法中适用较多的执法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第5章第1节第33条的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第1节第34条具体规定了当场处罚程序的操作程序即: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执法人员当场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相对于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而言,当场处罚简…  相似文献   

14.
虽然《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没有简易档案行政处罚程序的专门条款规定,但笔者以为档案行政处罚程序与其他行政处罚程序一样,也可以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档案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也叫即时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或者当场档案行政处罚程序,它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对于当场发现的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违法情节轻  相似文献   

15.
黄淑斌 《大观周刊》2013,(11):29-29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诉法修改以后作为未成年人特殊程序正式确立的一项崭新的静】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适用过程中面临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附条件不起诿械葭,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行政执法程序是指除档案行政听证之外的档案行政监督检查、档案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强制、档案行政裁决、档案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过程。限于篇幅,这里仅以档案行政处罚程序为例进行论述。行政执法司法化趋势的内涵包括审理机构的独立性、程序的公开性、参与性、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对抗性等等,这些司法化的程序性制度是在长期的纠纷解决实践中经反复适用而最终形成的。司法化程序的根本特征就是公正与对抗,只有地位  相似文献   

17.
档案行政执法程序可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档案行政管理部分在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较大难题是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本文将对档案行政执法程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宋洁 《大观周刊》2012,(49):47-48
刑事诉讼的起点是侦查程序,侦查阶段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的保护,使律师职能充分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律师在侦查阶段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高法钊 《大观周刊》2011,(26):88-89
作为自生自发的刑事司法改革实践,刑事和解制度并非法学家倡导的产物,而是地方基层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制度探索的结果。然而,作为理论对实践的响应,刑事和解制度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了刑事诉讼法学者的热烈讨论.如有学者将其视作恢复性司法的中国化运用,有学者将其视作区别于传统控辩对抗模式和近代公力合作模式之外的私力合作模式.还有学者建议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未来的刑事诉讼法典。目与程序法学者热情有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法学者并未对这一制度予以足够的关注和讨论。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运用,不仅涉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轻重,还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本质上应当是一个刑法问题,应受到刑法理论的充分关照。本文拟以刑法为视角,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刑法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刑事和解的条件与限度.  相似文献   

20.
吉伟国 《大观周刊》2012,(38):58-58
2012年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修改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生效,其中将“电子数据”作为了司法证据的一个种类,本文就是浅析电子数据在作为电子证据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