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淑红 《大观周刊》2012,(26):138-138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性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生物学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也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1. 剖析教材中经典实验,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国庆 《大观周刊》2012,(30):307-307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有利 《大观周刊》2012,(37):325-325
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史中,实验一直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完全依照教材所设计,进行一些毫无悬念的演示实验.会使他们逐渐感到枯燥.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妥善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赵林 《大观周刊》2012,(16):216-216
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其目的不仅要学生在积极的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领悟教材的内容,还得养成良好的实验和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素养。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郑俊红 《大观周刊》2012,(35):271-27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海英 《大观周刊》2012,(52):137-138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通过生物实验,通过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文献检索"课的教材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献检索"课教材质量不高,一是教材内容和体系结构不能充分反映和保证基本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二是现有教材的学术深度难以得到使用者的认同和应有的尊重.基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素质,探讨了"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叶冰 《大观周刊》2011,(20):68-68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一个极好的途径。高中化学新教材紧扣当今时代的发展,教材中无不渗透着环保意识,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郭红玲 《大观周刊》2011,(35):179-180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中考试题中阅读量的加大,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不过,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给学生大量补充课外材料来“强化”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而忽略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范传红 《大观周刊》2010,(41):122-122
初中生物课是一门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全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新课程实施后,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感到对教材编排的诸多探究性实验不适应。导致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刘江勇 《大观周刊》2012,(11):216-216
随着数学教材的改革,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孙金龙 《大观周刊》2012,(15):277-277
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图书馆在双语教学中配合教材部门采购外文原版教材,做好“知识后勤”,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兴趣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朱莉 《大观周刊》2012,(27):228-228
创意法即创造新意,通过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用好现有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抓住典型题材,发展学生思维、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王永丽 《大观周刊》2012,(44):212-212
由于化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全面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之一,教材供应工作就是要及时地足量地向全校师生提供教材,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服务。它为学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高级专门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教材供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包桂英 《大观周刊》2013,(11):220-220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如能适当根据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创新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协热尖措 《大观周刊》2011,(10):188-188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媒体。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东芳 《大观周刊》2012,(18):264-264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教科书是化学知识的载体,化学史的渗透,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也有助于教师落实新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参考书作为高校图书馆特有的文献类型,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定学生必读的辅助教材,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教学参考书兼具思想性、系统性和权威性,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和科研必备的参考资料。因此,教学参考资源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