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栾艳丽 《文教资料》2008,(30):151-153
我国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人才,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6年开始陆续在一些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本文从改革的内涵入手,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例,论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意义,为当前的实践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理念、目标的基础上,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关系到每个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是研究生群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山大学从2007年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如何,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奖助金的动态管理将如何操作,老师和学生对此有何反应,相对理想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又是如何,本文将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学校近几年来所推行的博士生培养十大改革、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的举措,并对未来在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应推行的改革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进行了探析,勾勒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的关系,并由此总结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分析,指出产学研结合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选择,探求其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出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梳理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为什么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以说明,同时综述了五个方面的观点,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顶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树立多学科培养理念;构建开放式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网,整合优质学习资源;以信息技术促进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创新;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网,激发研究生科研的内在动力。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为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硕士生培养改革的做法,即"以增强硕士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为主旨,以"拓宽培养口径,扩大自主选择,加强实践教育,突出研究训练"为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增强培养的针对性;优化培养方式,提高培养效益;改革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用;调整学位论文评价取向,突出研究训练;加强教师教育,适应社会和硕士生的需求.同时说明了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式是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类型,是目前国际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首先对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产生进行分析,总结了既有关于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目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以经济学科为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一些参考建议,即构建硕博连读研究生“五位一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阐述了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通过结构调整、完善奖助贷体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对研究生实施分类培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15.
农业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产业部门。从主导方面和发展方向看,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身就构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如何认识精耕细作?本文准备简要地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需要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德需要培养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注重从应然层面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如人“应该”讲道德,“应该”无条件地为成就道德而舍己、牺牲、奉献、利他,这种牺牲是人的义务。但问题是,人何以需要道德?如何才能使人具有道德?道德与个人幸福是否有关?如果完全无关,人怎么可  相似文献   

17.
18.
德性培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要以完善人的德性为目标,关键是培育人向善的意向、趋善的情感、知善的能力,使人成为行善的人。这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三个模式:根雕艺术的塑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是精品;自助餐式的选择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特色。三个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张扬个性,消除劣性,约束顽性,就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真正培养基础厚、能力强、能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培养道德“圣人”是我国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贯定位,这种道德教育定位在道德美德伦理的层面。而忽略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说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意识尤为重要,我们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主体——公民,现代道德教育应定位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规范伦理部分,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