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补《太史公书》自杨敞逐渐布之于众后,被好事者添足续貂,屡屡层出,甚令人有难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前人为拨开层云重雾,留下了很多劳绩,但许多问题仍在纷纭聚讼之中。首先,必须弄清《太史公书》记事的时间下限。下限既明,则今本《史记》中所记“下限”后史事,便当为后人续补的了。《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书》“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司马迁本人的说法就不完全一样。而《集解》、  相似文献   

2.
窜乱《太史公自序》云:“百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赫然俱在。那么,这一百三十篇,除其中有续有补者外,其它是否均史迁原著? 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东汉卫宏,他在《汉书仪注》中说:“太史公作《景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之。”其后班彪、班固父子提出:十篇缺,有录无书。(见《汉书·司马迁传》及《后汉书·班彪传》)班氏汉人,去迁未远,人们因而常以班说为据。可惜班氏语焉未详,后人无以断其是非。三国时张晏补班氏之说,并提出了十篇篇目:“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  相似文献   

3.
在《史记》研究领域,对于《史记》版本的研究是基础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内容。可以说,《史记》研究的进步是伴随着《史记》版本研究的进步而前进的。在整个二十世纪,学术界对于这一基础性课题,不断有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正是今日《史记》版本研究的新起点,因而对先前学者《史记》版本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做一较全面的回顾,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在该领域的研究,从而也为新的一个世纪中,进一步开拓《史记》研究的新局面创造条件。基于此目的,本文力图对上个  相似文献   

4.
“版本”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华赛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是一组反映"90后"农民工的照片——《农村来的年轻工人》. 说实话,这组照片也许谁都可以拍到,但是也许谁也没有想到.换句话说,只要想到了去拍这个专题,其实已经成功一半.所以,当记者李震宇报完这个题目,挎起相机走出报社大门时,他已经胜券在握. 在说起这组照片时,不止一位前辈发出相似感慨:自己拍了几十年的农民工,但拍出来的都是相似的——艰辛、愁苦、外表肮脏,从没想过新一代的农民工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多年,委实不长,但各种“主义”却纷繁错杂。尤其是现、当代,挟其强大实力,它的种种“主义”更有全球性影响。因此,将这些或日琳琅满目或日乱七八糟的各种“主义”条分缕析、爬梳清理确是必要且大有意义的。当然,美国的“主义”虽多,但两百年来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一直是“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7.
8.
有些记述延安时期出版史的文章,把《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毛泽东著作,列入当年的出版物,这是违背历史的真实的。“两论”是毛泽东对抗大讲课稿《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两个部分,当时延安只有油印本,著者并未同意正式出版,只在绥德、晋东南、晋察冀等地曾经据油印本出版过单  相似文献   

9.
数字古籍的"版本"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有待商榷的"技术"问题。数字古籍的"版本",除了古籍版本本身的实体差异之外,实质上就是古籍被数字化之后所形成的不同格式、不同存在模式和不同实现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同模式之间的异同和优劣。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130篇序目,自古以来的史家、学者多予以关注,对其名称和性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迄无定论,故对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爬梳整理,以期作出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8,(2):8-8
青涩少年版——青春冲动的诱惑? 现状:据媒体报道,一位父亲无意间听到年仅12岁的孩子给同学打电话说“我都结婚三次了”,这样的流行语在一些刚上初中的孩子之间流传,让家长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2.
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改造成新三民主义,并提出要实行"耕者有其田"。然而,国民党却是在丢了整个中国大陆败逃到台湾后,才开始认真做这件事。台湾土地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自耕农成为台湾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李鹏 《今传媒》2005,(10S):82-83
自进入新闻集团以后,拉克兰一直一心一意地帮助父亲默多克管理集团的业务,他对父亲指派的工作兢兢业业、尽其所能。空闲时,拉克兰就独自研究希腊哲学或是外出攀岩。  相似文献   

14.
15.
"毛泽东选集"有各种不同版本,人民出版社出的本子是最优秀的版本,是向广大读者推荐与出借的本子。在这以前曾出版了四个主要版本与它们的翻印本。在未谈人民出版社的本子以前,先简略地谈一下以前各个版本。早在一九四四年五月,晋察冀日报社第一次编辑与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由晋察冀新华书店在该边区公开发行。当时出版的目的是:"以介绍毛泽东同志的各种名著,来帮助全党同志(边区)加强整风学习"。书中"所选的主要是毛泽东同志抗战以来  相似文献   

16.
黄善夫于南宋光宗末年首创《史记》三家注合刻体例,其后九十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再次刊行三家注合刻本。此本是继黄善夫本后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但与黄善夫本并不完全一致,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所载三家注文不全,并因此为后人所讥,斥其删削三家注文,遂不为学界所重。今考此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04,(1):75-75
《市日报》消息:今日清晨一32岁女士出门上班时,在狗尾巴胡同被一狗追咬,经路人相救,得以脱险。后有人拨打110两位民警及时赶到,将该女士送至就近医院,民警忙前忙后,并且为该女士支付了大部分医药费用。该女士感激地说:“多亏民警同志及时赶到,要不然肯定受伤更严重了。社会主义就是好。”《交通报》消息:今日一市民在狗尾巴胡同里被一只狼狗咬伤,并因此造成交通堵塞1小时35分钟,这反映了该地区在交通硬件上投入严重不足。记者随后就此事件采访了本市交通局陈副局长,他表示,今后将加大在狗尾巴胡同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政协宪草",台湾学者承认它的存在,认为其是1946年宪法的蓝本,而大陆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认为所谓"政协宪草"是不存在的。考诸史实可知,"政协宪草"是1946年2月至4月期间,由国民党、中共、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方面的代表组成宪草审议委员会,修订《五五宪草》过程中,形成的一份讨论记录稿。由于"政协宪草"只是一份记录稿,因此当初中共和民盟不承认它具有宪法草案的性质。但是,1946年底国民党召开制宪国民大会时,又以"政协宪草"为底案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以来,当年宪审会的参加者先后公布过几个不同版本的"政协宪草",但学界的研究只注意到其中一个,实际上还有三个。这些版本内容具有一致性,和1946年宪法的精神也基本一致,但价值不同。应特别重视其中的"《再生》版"和"陈启天版",因为它们才是迄今为止"政协宪草"最恰当的版本。  相似文献   

20.
《史记》的评论,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夹叙夹议式的,评论与事实叙述紧密结合,把评论渗透在事实叙述的过程之中。顾炎武把这种评论形式总结成“于序事中寓论断”;同时认为,古代史家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