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8,(10):5-5
今年以来,江苏省吴江市各地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是今年吴江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暨“兴农富民工程”工作座谈会上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函大宝鸡分校(宝鸡市农村科普培训中心)承担市科协的农村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每年完成12万人次的科技普及培训,完成农函大学员(一年制)1200名培训,科普讲师团组织优秀学员开展致富共富示范报告会10场,推广实用技术50项,建立培训实习基地2~3个,编印培训系列教材2~3种。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1,(5):17-17
宁夏贺兰县农函大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是集电视讲座、面授辅导、现场指导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自2006年12月贺兰县科协在电视台开辟"空中课堂"栏目,采用专家录制讲座定期播放的方式提供农村实用技术讲座服务以来,已录制播出农村实用技术讲座179期,537场次。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今年,贺兰县科协与贺兰县  相似文献   

4.
科技部星火富民工作在各项任务整体推进的同时,以“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调整资源布局.在国家层面上支持了629个星火学校和900个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发育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大专项行动的引导带动下.各地举办了近12万期各类培训班、共计培训农民及农业管理干部17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5.
延安市科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以科技致富为目标,以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为基础,农技协组织建设为手段,农村科普示范为引擎,不断探求农村科普的方式、方法,把科普工作有效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农技协规范发展与壮大,充分发挥其传播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沈北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瓯海区分校(简称瓯海区农函大)是一所面向社会传授先进实用技术、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函授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相关精神,承担当地政府委托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农函大开展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已有20多年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农函大培训在农民心中可谓小有名气,"三实"办学方针深得农民信赖,农函大学员遍布农村的各条战线,培育、带动、指导农民应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使他们成为了当地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农函大培训对广大农民群众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迪庆分校成立于1988年5月,是经州人民政府批准,由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一所农村实用技术函授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在我州广大农村普及和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技术人才,振兴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  相似文献   

9.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是实施“科教兴县”的基础。必须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0.
实现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云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点,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云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培训网络,近年来各网络共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30余万人次。县农广校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在原开办中专班的基础上向上、下两端延伸:向上开办大专班,向下开办职业技术培训班。县农广校共招有大中专15个专业,27个教学班,实用技术培训15个专业,培养人…  相似文献   

11.
《科协论坛》2005,20(5):38-38
唐山市科协决定从2005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这项系列活动。每年计划培训农民35万人次,三年共培训100万人次以上;使全市5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使80%以上的农户,每户至少有一名科技明白人。4月12日,市科协举行启动仪式。市委、市人大、市科协、市直党工委、省科协普及部、市明办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徐景田同志提出,要以青年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促进就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后文简称"农函大")作为江西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农村科技力量培训的主力军,二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办农民满意的大学,致力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仅2014年内,全省共举办省级示范班、基层项目班、资助班、自力班等各类培训班达4 410余班次,累计培训农民36万余人次,为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1,(3):17-17
为进一步普及衣村致富实用技术,提高四川省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为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乡土科普和实用技术人才,2010年,四川省科协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进为校长,科普中心主任梁进为常务副校长的省农函大新一届校务委员会,并向全省21个市州下发了(《关于恢复四川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4.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3):13-13
<正>德宏州开展解"学科技难"的潞西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所辖的41个乡镇274个村委会,选派科技特派员51名,完善村委会科技活动室120个,培养科技辅导员153名,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13期129527人次,制作农村实用技术光碟8种,翻译成傣族、景颇族语言。建立胡椒、橡胶、咖啡、茶叶、柚子、无公害蔬菜、澳洲坚果、良种核桃、甘蔗、  相似文献   

15.
亮点一 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内容]2007年,全市中职招生58 235人(含技工9 723人),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4.6万人的全年招生任务,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4万人次,向非农产业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毕业生和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5.8万名,有61.2万人次接受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发挥示范基地在农村科普工作的主阵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世俊 《科协论坛》2004,19(9):21-22
创建科普示范基地,是深化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科普工作中存在的深度不足、有效性不强的问题。自2000年起,宜宾市科协开展了创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活动。近4年来,市科协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三农”为目标,在创建工作中积极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九五”以来,成都市星火培训工作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农村”三大热点,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几年来,全市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淳安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边区、老区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大县,县域面积为4427平方公里,辖11个镇12个乡,42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5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8万。全县共有劳动力25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8万人,在农村的还有17万之多,这些人大多数体力弱,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经济欠发达农业大县来讲,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抓手,做好农函大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进城乡统筹尤为重要。在2011至2012年的两年中,农函大淳安县分校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科普活动中心和乡镇农函大培训学校为阵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邀请省、市专家、教授来淳讲课,并组织41名科普讲师团成员赴23个乡镇和8个社区共举办了农函大初级班73个,招收农函大学员5316名,举办各类短期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班203期,受训人数达16332人次,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为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乡土人才,被浙江省科协评为先进办学集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已把“三农”问题置于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传统的农业科技培训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知识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杰 《科协论坛》2007,(9):32-33
近年来,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探索农技协健康的发展方向,我们对全市实体型和非实体型农技协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实体型农技协是引领未来农技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