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给当今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对社会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现象分析深入解剖了新媒体在当下传播中出现的“搜索暴力”、“传播暴力”和“娱乐暴力”现象及其对社会产生的负影响。本文认为,新媒体发展目前仍处在初期阶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规避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新媒体的使用与其在今后的发展都不能忽视了媒体公共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诸振豪 《今传媒》2012,(1):46-47
新媒体给当今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对社会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现象分析深入解剖了新媒体在当下传播中出现的"搜索暴力"、"传播暴力"和"娱乐暴力"现象及其对社会产生的负影响。本文认为,新媒体发展目前仍处在初期阶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规避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新媒体的使用与其在今后的发展都不能忽视了媒体公共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聂伟 《新闻世界》2022,(2):85-88
良好的城市品牌,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代社会,城市品牌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由于当下传播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品牌传播在融媒体环境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城市品牌传播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三个维度对长沙城市品牌传播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经济信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向上,致力于四化建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政府行为,搞好城市建设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方便、优美的生活、工作空间,不但需要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付出代价,做出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各个部门、全体市民给于理解配合和支持。那么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介绍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有关知识,让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自觉遵守城市规划管理法规,提高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规划、建设、管理好一个城市,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有效的。 这几年,西安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为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及时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制定等工作,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导,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当前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少数部门、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  相似文献   

5.
对媒体报道中的暴力素材和现实暴力的发生二者间有无直接联系的问题,学界当前对此探究的差异很大:有人认为人们对媒体中的暴力素材观摩后有了对暴力的综合体验之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模仿媒体报道中的施暴画面进行施暴,有人认为现实暴力的发生有很多复杂原因,暴力和犯罪的成因并不在媒体;还有人认为媒体当中的暴力素材增加了整个社会暴力的比率.本文拟从新的视角来探讨应采取何种策略使媒体暴力的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媒体报道聚合是指一种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吸取它类媒体相关内容以提供更多更深的新闻来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媒体报道方式.在国内外各种突发事件报道中,运用媒体报道聚合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极大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纵观近年来许多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除突出自身优势外,还吸取了其他媒体长处,为受众尽可能提供更快更多更深的新闻,这种媒体报道相互聚合现象日趋成熟且大有发展之势.为了深入探讨这种现象,笔者从媒体报道聚合表现形式、传播功能及如何运用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也出现了风险频发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的连续六起中小学、幼儿园惨案给媒体报道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学的内容分析法,对2010年3月23日至2010年5月12日主要媒体对系列惨案的报道加以分析,并选取第一例案件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内容框架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下,对中小学、幼儿园系列惨案的过度报道,引起了社会恐慌,并很可能直接导致了犯罪仿效的发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媒体的一些措施,解读我国媒体风险议题传播和报道时应有哪些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因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己经演化成为当代中国最易激发矛盾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新形势下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选取了人民日报作为解读媒体,旨在分析媒体对当代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的视角和立场,从而反思媒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事物和新现象,学界多以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研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近些年,国内以传播视角的城市研究渐起,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国城市传播学的研究现状,认识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的转向和趋势,呼吁城市传播学研究的学科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底到11月,加拿大的各主流媒体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射到中国,对于中国给予了全方位较为客观的报道,而且报道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到较为正面的信息。这一媒体传播现象的出现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之外,因为西方主流英文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一般遵循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念,除了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外,对于反映中国社会状况的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多持负面的批评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晓华 《出版广角》2014,(17):68-69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开辟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机制。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把关不严等原因,导致虚假、暴力等不良信息大肆传播,污染了媒介的信息传播环境。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天生具有公共性,但其公共性遭遇困境,为此,必须坚守相应的道德底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媒体公共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丽君 《青年记者》2012,(10):33-34
2011年11月“联防队员人室强奸”事件在南方都市报率先刊登后,随着网络的传播与媒体同行的跟进,事件在媒体业内引起广泛探讨,媒体暴力、媒体的自我纠正、媒体的伦理边界等议题成为业内同行探讨的主题.媒体报道中反映出来的采编情绪把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同行与媒体管理者的重视. 回过头来看这条报道,南方都市报记者成希灵敏的新闻触觉与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强烈的同情心,是他能第一个报道该新闻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提升城市的硬实力或青国家的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文化形象和发展文化产业因此,政府如何利用大型国际活动的媒体平台来实现以上目的,是全球化新媒体时代综合性课题。本研究根据卡斯太尔的立体传播城市形象模式,以深圳2011大运会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为例,分析了深圳运用大运会媒体平台进行赛事城市推广策略,指出大运会新闻发布策划在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城市景观形象以及政府在境内外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四个维度上产生的有效城市传播效果。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赛事组织管理中政府新闻执政的改进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程德安 《新闻界》2004,(5):18-19
2003年,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记者们的采访频遇暴力阻挠。时至今日暴力阻挠采访的事件仍时有发生。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偶有冲突和不悦实属正常,但如果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就令人三思了。为什么如今对记者施暴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法治建设已二十多年后的中国仍然频繁发生,暴力阻挠采访的出现,难道单单是外部采访环境的恶劣,难道媒介长期沿用的报道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没有值得思考之处?下面就此问题谈两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赵君香 《青年记者》2016,(21):79-80
媒体融合是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打破了过去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体现自身价值的边界.对于城市文化传播而言,媒体融合带来了新的手段、环境,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城市新文化提炼与传播的实践探索,建构起更加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体系受到重视. 媒体融合视域下城市文化的类型 广义上讲,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①本文选取以下与媒体传播紧密联系的城市文化类型进行分析,探索城市文化传播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时代使世界及其传播出现重大变化的一个标志,表现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媒体和受众等多方面融合,并随之迎来中国话语体系重构的契机。当代媒体的多元化并存的态势中,出现了中国民间通过自媒体重构话语体系和运用新的语符的鲜活事例,说明话语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习近平主席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构成了重构话语体系的核心与纲领。  相似文献   

17.
冯琳 《新闻世界》2011,(12):96-97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高和重大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频繁出现,健康传播已经越来越被当代社会所重视;而手机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参与大众传播,作为传播媒介在当代大众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学重要分支的健康传播也需要借助手机媒体扩大传播效果。本文对手机媒介和健康传播进行了界定,分析手机媒体在当代健康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际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不断扩大,双语广播策略开始出现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项目设计中,目的是在媒体竞争激烈、华人数量较为集中的发达国家城市和地区,打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当地主流、具有鲜明差异化特色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凝聚当地华人群体和对中国感兴趣的受众,扩大媒体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伴随着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媒体形态的多元细分化以及近年来一些个性化电台在互联网上的兴起,双语广播开始稳定地存在于传统的城市电波中以及网络广播平  相似文献   

19.
孔德明  李云凤 《传媒》2004,(5):38-39
中国电视业的繁荣发展造就了众多的城市电视台.城市电视台以所处城市为主要传播范围,以市民为主要传播对象,以市民关心的问题和喜爱的节目为主要传播内容,以其强烈的指向性和贴近性成为中国媒体大军中一支较为活跃的力量.城市电视台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初创、大发展时期,也同样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中继续前行,但是并非所有的城市电视台的明天都是美好的,在一部分城市电视台走向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必将有一部分城市电视台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20.
杨学丽 《新闻世界》2009,(9):126-127
本文以“邓玉娇案”为例,从理论角度出发,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为例,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对报刊社会责任要求的深化。《南都》对该案件的报道,包括整理其他媒体报道,独家专访,刊登媒体人士、读者及网友的评论观点等,及时、全面、深入、准确公正,体现了当代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