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般地说来,新闻是忌讳模糊语言的,业界有不少人士批评说“近日”、“前不久”、“日前”、“大约”、“左右”等模糊语言不应该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批评讲的确实有道理,因为新闻讲求的是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讲求的是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有的时候还需要讲求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杨永霞  千河 《今传媒》2010,(3):84-85
在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络传媒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现代信息社会,每日里"观天下",为广大读者快速提供新闻,无疑是各路媒体争相上演的"重头戏",而捕捉新闻、报道新闻又是这"重头戏"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属性决定新闻必须准确,模糊往往为新闻工作者所忌讳。然而,随着人们认识领域的扩大和深化,模糊概念、模糊语言有时也可以适当运用到新闻当中。搞清新闻中的模糊现象,有助于新闻理论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属于特殊的现象级语言概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新闻的准确性特点相对立。模糊语言对新闻的最终报道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研究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合理性应用策略。即分析了模糊语言的组成,提出了模糊语言的特点,再从信道容量、读者兴趣、新闻报道背景、劝慰引导、负面效果、美学信息、语言绝对等7个方面阐述了有效的合理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6.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和公布他人隐私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名誉定义为:“是对道德品质、能力和其他品质(名声、荣誉、信誉或身份)的一般评价。”名誉权,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权,它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获得和维持其名誉的客观公正评价的一种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媒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带有较为明显的歧视性语言,而且这些歧视性语言均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的侵害。笔者经过考察…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提出来的一个语言学概念,指的是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模糊限制语往往表现出程度、范围、数量等的模糊,或表现出态度的含糊和不肯定。有趣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使用这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不仅不会违背新闻语言客观、准确的表达要求,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甚至使语言表述显得更加谨慎或者更为得体。  相似文献   

8.
王珏 《东南传播》2010,(8):63-65
模糊传播作为一种策略性意义模糊化传播行为,其出现与使用非常普遍,在社会信息传递中起着特殊作用。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报道者出于新闻策划布局或特定业务要求将新闻要素模糊化,即属于模糊传播行为。模糊传播因其策略性并不与新闻的真实性相悖,反而在需要特定报道效果的新闻实践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模糊传播的机制、效果出发,试探讨模糊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和运用,通过研究其实现的形式、方法,以明确模糊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模式,并提出通过这一传播形式优化新闻报道信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准确性不等同于精确性,精确语言可以实现准确性,模糊语言同样也可以实现准确性.模糊性语言的使用在新闻报道中是不可避免的.模糊理论能够解释新闻语言中模糊性词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运用模糊性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康秀平 《青年记者》2007,(23):55-56
新闻媒体只有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权利,而没有根据一己之倾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权利,更没有实施语言暴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徐烨 《新闻传播》2010,(4):83-83
新闻作品要求以再现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而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类似于"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取得‘较好效果"这样的语言,被我们认为是模糊信息。某些时候,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以及记者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记者只能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达到相对准确,而有些时候,模糊性语言反而可以达到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行辉 《视听界》2001,(2):54-54
人们给新闻的定义是形形色色的,但是不管新闻如何定义,有一点却是所有的新闻记共识的:新闻必须真实,及时,新闻要素必然确定,完整,清楚,然而,当我们翻开报纸,打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模糊现象都普遍丰在,新闻要素中有一要素被模糊掉的约占30%,其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章炜 《新闻世界》2012,(2):26-28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广播要留住听众,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就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平和、理性、具体、形象”,这八个字应是新广播语言风格的灵魂所在。本文就从平和、理性、具体、形象四个方面,探讨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杨豪 《青年记者》2007,(9):49-50
语言歧视的表现 媒体报道中的语言歧视有着多方面的体现,这些或零或散的歧视符号日积月累地形成了语言暴力,会给被歧视对象带来雪上加霜的伤害,同时也容易给普通受众的认识指引一条错误道路,甚至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  相似文献   

15.
张敬敏 《大观周刊》2011,(29):102-103
在我们日常交际生活中,有意识无意识地运用一些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现象。模糊语言是我们人类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语言交际是学生处理好各种关系、成功走向社会的重要砝码。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分析.给学生一些语言交际技巧方面和如何适当使用模糊语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红旭 《今传媒》2011,(8):56-57
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诸如揭露隐私、乱加评价、报道失当等伦理失范现象也是数见不鲜,本文拟将揭露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并提出一些宝贵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卓光 《新闻窗》2006,(1):54-5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其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实践中,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准确把握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怡 《新闻界》2006,(2):117-118
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中的许多关键之处需要适当的解释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运用得体,不仅会帮助受众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而且还会有针对性地启发受众的思考,获得最充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重视程度逐渐凸显。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大众传媒的许多报道中,负面形象占有相当比例。在对个别事件和一般化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中,媒体在报道上存在着“污名化“、“贴标签“的倾向。如果将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的特征,就会形成对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歧视,包括反映在大众媒体上的语言性歧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重视程度逐渐凸显。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大众传媒的许多报道中,负面形象占有相当比例。在对个别事件和一般化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中,媒体在报道上存在着"污名化"、"贴标签"的倾向。如果将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的特征,就会形成对这一社会共同体的歧视,包括反映在大众媒体上的语言性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