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病——德国人的恐惧,(Die deutsche Krankheit-German Angst)萨宾娜·伯德(Sabine Bode)著,Klett-Cotta,Stuttgart,2006德国人一向是以"硬汉"的雄性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的确,德国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德国文化也表现出典型的"阳刚型文化"的特征。在跨文化研究权威霍夫斯泰德的调  相似文献   

2.
一本叫《二十世纪商埠志》的书中选样写道:“德国人具有爱群集的天性,他们在远东建立了许多德国人俱乐部,上海德国俱乐部即是其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生活三个月,感受到德国人“用数字说话”的求实精神,可谓无处不在。自2002年1月1日欧盟十五国统一使用欧元后,德国马克已完全退出了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图书馆焦虑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图书馆焦虑现象,并提出消除或者减少读者焦虑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纳粹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而新一代的德国人正在走出历史的阴影:这一步,他们整整走了60年。  相似文献   

6.
初到南德小城H时,我的德语口语不太好,就去一家美国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是做冷饮。和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个叫马可的高个子男生,有二十八九岁。他负责烤牛排、炸洋葱圈之类的工作。客人少时,我们就在一起聊天,他的英语非常纯正,但却坚持用德语跟我说话,他说:“你要多锻炼德语。”我说得很慢,他总是能耐心地听完,并不时纠正我的读音。  相似文献   

7.
初到南德小城H时,我的德语口语不太好,就去一家美国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是做冷饮。和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个叫马可的高个子男生,有二十八九岁。他负责烤牛排、炸洋葱圈之类的工作。客人少时,我们就在一起聊天,他的英语非常纯正,但却坚持用德语跟我说话,他说:“你要多锻炼德语。”我说得很慢,他总是能耐心地听完,并不时纠正我的读音。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14岁以上的人中有1/3每天读书。只要在德国的公共场所走一遭,不难看到,不管是在幽静的草地上、芳香的咖啡馆.还是在飞速疾驶的火车上.人们都会手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沉浸其中。德国历史上为什么出现如此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不能说与他们的博览群书无关。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人为“下岗”而焦虑不安的时候,德国的许多人却向往失业。对这样的怪事,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可这完全是真的。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障碍是产生图书馆焦虑的第一原因,所以,缓解图书馆员焦虑是消除图书馆焦虑现象行之有效的办法.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人性化的图书馆环境、采取双向性沟通的服务方式、优化管理体制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来缓解图书馆员焦虑,最终消除图书馆焦虑.  相似文献   

11.
就像米食之于中国人,面包之于德国人是一日三餐都不可缺少的主食。但是德国人对于面包的狂热与专注,却让我们为之惊叹。  相似文献   

12.
面对纷纷流言,你能一眼洞穿谣言和真相吗?《谣言粉碎机》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包括色、爱、和、美、宅、酒说、新生、艺术8个主题。作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用专业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令人不安。2011年8月中旬,《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社会焦虑",分别从转型之痛、现实之困、精神之惑三个角度,夹叙夹议,加以叙述、阐明,令人眼前一亮。"中年职工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担心抽不出时间接送孩子;青年白领穿行在拥挤的地铁里,发愁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媒体在引导公众走出焦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媒体最有效的手段,是运用社会心理引导功能缓解公众焦虑,促进社会和谐心理的形成。媒体需认真研究公众焦虑形成的背景、现状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报林求索》2012,(8):28-29
<正>曾经有人说过,国内企业追求产品品质,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德国企业,"德国造"是令人信赖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中国应该思考如何加强核电站的防护和抗强震能力,并且要未雨绸缪,全面检查我国核电建设和核电站安全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父亲多年前就去了德国,去世时在法兰克福为我留下了两套房产。我带着妻儿去德国继承房产时,把其中一套80平米的市区公寓以每月320欧元出租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19.
这是已经卸去历史包袱的一代——对他们来说,足球是他们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历史。他们更开放,更平和,也更正常。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并据此断言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心态焦虑"的时代。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分析来解释"心态焦虑"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背景,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