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技术及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媒体特别是报纸的发展空间似乎越来越小,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读者的目光在报纸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些,各家报纸各显身手,有的增加策划,有的增加深度报道,有的不断改版,不断变脸,以更新、更锐的面孔出现,《生活报·三江》版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尝试后,已在副刊"留人"中走出了一条生存、发展的特色之路。在一个地市级媒体中,同源(新闻线索相同)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使再包装、再策划、再换角度、再深挖,  相似文献   

2.
钱萍 《传媒观察》2007,(4):51-52
网络时代,报纸副刊正在逐渐走向式微吗?早在两年前,《南方周末》就发表过预见——《纸上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这篇文章中几位学者的观点深刻犀利,谈到了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互联网的普及,对传统副刊造成的巨大的影响,也对副刊的没落表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大亨默多克曾放言说,报纸带来的滚滚利润就像流满金子的河流。此话刚说完没几年,面临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他又再表示,有时候河水也会枯竭。随着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和传媒环境的快速变化,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中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传统纸媒的副刊和副刊编辑如何转型?这是摆在每个副刊编辑面前一道实实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副刊编辑需建立消除侥幸、熟悉技术、揣摩规律、构建平台、内容至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春燕 《记者摇篮》2008,(12):20-21
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生存之路在哪里?这是每一个副刊人时时刻刻自问难答的问题?的确,即使在非网络时代,报纸的副刊都姓“副”,那么,在网络时代,报纸日见式微的今天,报纸的副刊还有出路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虽然,网络力量日益强大,今日纸媒正在艰难前行,但是报纸是不会消产的,报纸的副刊,更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5.
周俊芳 《编辑之友》2013,(7):52-53,63
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和培养固定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改变副刊定位,其次是版面设定不能为文学而文学,第三是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第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同时,要努力挖掘"草根文学",使其成为副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副刊如何适应形势留住读者呢?作为颍州晚报副刊编辑,笔者有四点体会:一是细分版面,以专留人;二是加强编采互动,以诚留人;三是发现并培养网络写手,以勤留人;四是强化策划,以新留人。  相似文献   

7.
一、失 网络文化历史上的陌生人 副刊 盛世华章里的孤独者 当今的网络盛行和报纸副刊相共相处的时代,一如公元13世纪初乱世纷争的局势。读历史想到的是今世,读大漠之上的硝烟想到的是纸上的风云。2004年,《南方周末》发表《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一文,引用龙应台的话:“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关心副刊的文化人面有忧色:副刊没落了。”  相似文献   

8.
9.
10.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11.
刘志凌 《新闻世界》2013,(10):95-9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一个“新媒体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当今的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一种被赋予了许多新职责的知识宝库和宣传园地。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13.
王炜 《今传媒》2016,(10):68-69
文学副刊作为副刊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但是从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读者群体的变化,副刊的影响力日益衰微,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面临巨大的变化,副刊应该积极应对,应拥抱网络时代,拓展全新空间,立足本地文化,同时承担副刊所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副刊重新赢得影响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均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副刊,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早年的副刊常常是版面补白的“混编”和随报赠送的“附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名称的版面。从鲁迅先生为北京《晨报》副刊起名,到约定俗成,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报纸副刊走势已呈现新的格局、无论是其内涵或者是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 近年来,报纸越办越多,报业竞争愈演愈烈,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纸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在新时期,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呢? 找准定位争取读者 副刊要争取读者,必须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  相似文献   

16.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序,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报纸的文学副刊勃兴于上世纪20年代,它承载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重任,一度成为提倡、传播新思想、新思潮的绿洲。此后,文学副刊以其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审美性、休闲性见长,而长时期地成为广大读者的精神家园。曾经,一个优秀的文学副刊会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和标志;也曾经,文学副刊的编辑们对自身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和神圣感。但是,  相似文献   

18.
报纸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为读者建设一块精神的家园。著名的报纸一定会办出著名的副刊,著名的副刊也一定能提升报纸的品位。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组成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版块。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9日的《南方周末》刊登《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只是发出了对当代纸媒体传统副刊“没落了”(龙应台语)的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当代纸媒体副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精神炼狱:要么向大众化投降,要么在传统学精神高蹈中阵亡。与当代纸媒体的新闻版面强烈扩张相比,传统副刊版面被挤压到报纸的边缘,随时有可能被驱逐出境。面对这种困境,一些热爱副刊、对副刊抱着深厚感情的化人开始反思副刊地位,并从中寻找突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碎片化阅读的新时期,报纸副刊不再只是文人墨客怡情养性的"后花园",如今的副刊承载着拓宽报道领域、开掘报道深度、陶冶读者性情的综合性功能。而为了充分实现这些功能,新闻化运作越来越成为副刊编辑们需要思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