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法》的全面修订,为“软法性条款”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藉由对软法理论流变的考察,归纳出“《档案法》是否为软法”的争议焦点,来对“软法性条款”的概念加以阐明。以范式理论为分析工具,“软法性条款”出场的理论动因表现为:从“部门法分立”到“领域法分野”;从“档案管理”到“档案治理”。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并结合规范条文的逻辑结构与规范目的,以对新《档案法》中的“软法性条款”进行规范识别。“软法性条款”的逻辑结构具有不完整性,具体分为名义软法性条款与实质软法性条款,前者包括陈述性条款、宣示性条款、赋权性条款,而后者是指倡导性条款。基于此,通过对“软法性条款”的规范阐释,可以促进新《档案法》的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性和文学     
王乾荣 《传媒》2003,(4):10-11
诗人刘荒田说:“‘性’这玩艺,爱情是它,销魂是它,佳话是它,荒淫是它,阴谋是它,强奸是它,骚扰是它,卑污是它,谁也不好自认垄断真理。”我们把这里的“它”换成“性”,立即便可看出这位诗人的荒谬,即“爱情是性”,“销魂是性”,“佳话是性”,“阴谋是性”,“强奸是性”,“骚扰是性”,“卑污是性”。不过我想诗人要表示的,大概是“性”包括了爱情、销魂、佳话、荒淫、阴谋、强奸、骚扰、卑污等等吧。这样的命题,是不能逆反的。  相似文献   

3.
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与伍振华先生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档案的本质属性不是“原始记录性”和“备以查考性” ,应该是且只能是“历史再现性” ,“原始记录性”只是文件的本质属性 ,“查考作用”只是由“历史再现性”派生出来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规范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性”与“后继性”研究的基本含义及具体衡量标准,尝试对“原创性”图书馆学研究着重提出新领域、新视角和新方法。“后继性”图书馆学研究认为应将“继续性”研究和“争论性”研究作为评判依据,试图为中国图书馆界评判图书馆研究成果有无价值及价值高低提供具体标准,以利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同为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却分属遥远的两级——至少在形式上,村上是排斥“日本语性”以至“日本性”的,而川端则对“日本语性”和“日本性”爱不释手,深深沉醉其中。例如村上作品几乎从不出现艺妓、歌舞伎、和服、清酒、寿司以及祗园会、五重塔、富士山等“日本性”载体或日本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性”在广告中的运用是个富有争议性但又不可避免的话题。其表现形式既有直接浅白的, 也有间接含蓄的。多年来, 人们一直指控广告“性”诉求在潜意识操纵、色情渲染和性歧视方面的罪恶。然而, 广告大师并不因此而赞成一概地禁绝“性”, 广告中的“性”问题常被过分高估了。如果我们在广告中运用“性”时, 认真考量商品与文化两大因素, 并在适当的时机加入“幽默”这个催化剂时,“性”还是具有潜在爆发力的。当然, 对广告中的“性”运用还需要政府的管制, 公众的监督和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7.
也谈档案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3个方面论述“备以查考性”不能成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一是“备以查考性”不是档案本身固有的 ,而是人为的 ;二是“备以查考性”不是档案所独有的 ;三是“备以查考性”来源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其次 ,阐释档案的定义与档案本质属性的关系。再次 ,谈一下如何理解“历史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8.
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诸观点之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 ,先后有人以“三属性交集”、“结构论”和“备以查考性”来质疑“原始记录性” ,但都不够科学和严密 ,而“历史的原始记录性”更接近档案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一些媒体的“性”致如今是越来越高了,即使用“性”趣盎然和“性”致勃勃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像“杜蕾斯全球性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十大性新闻”、“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五成广州白领男士关注处女膜”、“包工头欲开‘性福’培训中心”、“希尔顿娇女性爱录像网上热卖”、“木子美性爱日记”、“人皮小说”之类的报道,再加上“某某策划,把你搞大”、“你漂(嫖)了吗”等等含有性暗示的广告,以及美男美女作家们“天不亮就分手”的一夜情连载,如此众多的媒体“性”产品使读者想不看都难。西方人认为,“性是上帝赠给人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定义摘要是“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类型主要有“报道性”“指示性”和“报道/指示性”三种,其中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其他”五项要素。  相似文献   

11.
齐美尔一直关注的社会交互行为对于空间构型的作用,在网络传播时代仍具理论张力。本研究从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出发,以其意义本源“陌生性”为原点,探寻虚拟空间中人际关系从“陌生”至“熟悉”间生发增减的循环动态过程。研究发现,虚拟空间中存在两个维度的“陌生性”:纵向维度个体与虚拟空间之间的“陌生性”;横向维度活跃于同一虚拟空间中的个体之间的“陌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纵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弱至强,横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强渐弱,且后者对于前者有消解作用,并最终使用户动态稳定于虚拟空间中。双层“陌生性”的生发机制为传播学界对虚拟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田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悦 《中国出版》2023,(18):53-57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建构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对系统地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需要回答的是“叙什么—为什么叙—如何叙”的问题,要在“纵”“横”交错的时空领域中把握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内容优势,在“中”“外”交汇的国际视域中释放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话语优势,在“宏”“微”相济的辩证观念中探寻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方法优势,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彰显新时代中国参与世界发展和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3.
一些媒体的“性”致如今是越来越高了,即便用“性”趣盎然和“性”致勃勃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像“木子美性爱日记”、“2003年十大性新闻”、“五成广州白领男士关注处女膜”、“包工头欲开‘性福’培训中心”之  相似文献   

14.
李牧 《文化遗产》2023,(1):109-119
“地方性”是北美民俗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概念,贯穿了其历史全过程。“历史-地理”学派、区域民俗、城市民俗,以及跨境/跨文化的民俗传播和虚拟社区中的民间话语呈现等,便是“地方性”问题的具体表征。通过对北美民俗学界有关“地方性”问题的知识学梳理,将启迪中国民俗学界进一步认识当代语境下“全球性”和“地方性”之间的张力,并以此理解“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保护相关政策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备以查考性”是颇有见地的观点。文献是否具有“备以查考性”不在于“已备”“未备”,而在于文献产生的初衷是“备日后之用”还是“当前就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理论认定这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名正才能言顺;而非事件性新闻的“名正”问题似乎尚未完全解决。就目前所见,“非事件性新闻”这一概念,最早载人的典范性书籍是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9月版《简明新闻学》,表述为:“对许多事实综合归纳、概括、提炼后的报道,时效性较差,而寓理性较强,称之为非事件性新闻”。对此,当时就有争议。持异义者认为,这种“新闻”“以讲道理为主,不以摆事实为主”,“不重视时效”,因而一断言非事件性新闻(本文作者:应为“非事件性报道”,否则此语自相矛盾)不是新闻”(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界对可见性问题的讨论逐步增加,但分歧更为明显。他们理解的“可见性”既有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能见度”,也有受众的“关注度”,并从功能主义和权力批判两种不同的路径入手去讨论“可见性”问题。“可见性”的批判路径源自福柯,福柯有力地阐释了可见性与科学知识的直接关联。德波与鲍德里亚又从“景观”与“拟像”的视角对媒介技术组织起来的“可见性”及其背后的权力意志进行了揭露。面对这种认识论意义的“可见性”,以萨特和梅洛-庞蒂为代表的法国现象学派试图从本体论角度去回答主体感知的层面上可见性何以可能。然而这些观点的局限性在于无视媒介本体论的后果。媒介作为中介物,创造了在世存有。媒介的可见性既是对存在的表征,也对存在的形塑,因此它注定将表象意义上的正确取代存在本身。媒介的呈现意味着它用高度明晰的可视性掩盖了它组织和建构世界的本质,因此媒介的可见性恰恰意味着遮蔽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18.
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新闻实践中认知的不断积淀 ,对现有的新闻价值观作理论修正的必要性日益明显。首先 ,作为传统新闻思想核心的、关于“客观性”的价值 ,在网络新闻环境下 ,正在向“客观———主观性”的综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其次 ,传统的新闻价值系统中诸种较为公认的元素或指向 ,在泛传播的条件下 ,也都正由单调的偏倚而走向辩证的统合。具体来说 ,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匿名性、受众的交互性、网络平权以及新闻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诸多传播特征的出现 ,使得那种在文本生产及新闻理念上强调一元化旨趣限定的价值观 ,在网络新闻环境下已经出现了富有自组织性的新发展 ,这包括 :有关“异常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异常———寻常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 ;有关“影响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影响———交响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 ;有关“及时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及时———全时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 ;有关“冲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冲突———冲击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 ;有关“显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显要———需要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 ;有关“人情味”的价值观正在向“人情———人群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认为“原始记录性”、“备以查考性”、“凭证属性”、“三属性交集”、“结构”、“鉴定和整理”等都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只有“历史再现性”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而论述了历史再现性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优质。  相似文献   

20.
苏米尔 《现代传播》2022,(6):158-164
媒介融合正在呈现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趋势。“全息”的一个重要表征即VR(虚拟现实)影像的虚拟时空重塑。VR影像的媒介语言具有交互性、镜语性以及VR影像独有的复眼性。其中,VR影像交互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梯度”,具体表现为视觉交互、听觉交互与躯体交互。VR影像镜语性呈现出典型的“共时化”特征,并由“共时性镜头”衍化出“共时性景深”与“共时性蒙太奇”。VR影像的复眼性体现了VR体验者作为主体的物理中心感与心理中心感,VR影像创作者通过空间位移、角色行动、镜头运动、自主运动的多重举措强化了主体的复眼性。此三种媒介语言特性相辅相成,生成“VR影像全息融合坐标系”。这一坐标系是媒介融合全息化进程中的一方景观,也是一座“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