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秦至清的宦官制度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发展过程,宦官的兴起导致宦官专权,宦官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长期存在,显然与皇帝专制的人治体制有关,宦官专权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祸乱。  相似文献   

2.
元稹早年就痛恨宦官的跋扈,他用职权惩办违制的宦官,用诗歌讽刺宦官的横行,这种活动始终贯穿元稹的一生。他在宦官或者有宦官参与的再三再四的打击下,度过了长达二十年的贬谪生涯,占到其政治活动时间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是历来所谓“元稹勾结宦官”的真相。  相似文献   

3.
宦官与太监有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与太监有别宏申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与太监是一码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据史学考证得知: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太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割之人...  相似文献   

4.
明代宦官崇佛风气十分浓厚,其中以京城宦官最具代表性。他们广泛参与共建寺院,供养僧人,违例度僧以及各种佛事活动中,并且组织养老义会,许多宦官死后也葬在寺院内.对宦官与寺院共修的关系和宦官与寺院宗教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引发宦官群体崇佛的种种特殊原因,指出明代宦官的大规模的崇佛建寺,使佛教势力不断发展和膨胀,对明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策中尉是唐后期中央神策禁军最高军事统帅,其军职设置最突出的特征,是任职人选有严格的身份限定,即任职者必须是宦官,唐代宦官通过出任神策中尉一职典制军政,控制唐中央禁军系统,形成势力强大的宦官军事集团,唐后期出现的宦官专权以及由宦官以引发的种种政治矛盾斗争,与神策中尉这一特殊军职的设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明代的宦官专权乱政危害程度是古代历史少有的,明代宦官专权之所以惨烈,即有中国古代史中其它朝代宦官专权的共性、一般性原因,也有明代自己独特的原因。本文将对明代宦官乱政专权的原因做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宦官专权的心理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专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从政治体制的大框架下去研究和论述.已是众多论者述及颇多的。但是,却很少有人考虑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君主的心理特征、宦官的生理特征和变态心理以及官僚士大夫的心理状态等所带来的导致宦官专权的心理性因素。实际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但宦官专权的原动力却来自宦官自身特殊的生理机制。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8.
唐代庞大的内诸司使系统与内侍省中的许多职事都需要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宦官充任,客观现实要求宦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宦官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一、以所谓“良胄”身份入宫的宦官和诸道进献的阉儿,在入宫前已受到良好的教育。二、部分宦官通过内廷教育机构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三、唐代教育比较普及,使得部分来自庶民家庭的阉儿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宦官的皇室家奴身份,对其行为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驭宦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史家在谈及明太祖朱元璋严驭宦官时,皆赞誉有加,认为明代重用宦官源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明代宦官擅权的祸根在太祖,朱棣不过是“萧作曹随”而已。宦官出使、监军、干预经济、刺臣民隐事监觞于洪武年间,它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并不以朱元璋个人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0.
北朝宦官有生杀予夺大权,并能大规模地封王得爵,干预朝政;依靠收授贿赂和朝廷赏赐,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历代宦官更显著的差异是,他们多妻室儿女。形成北朝宦官这些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北朝统治集团是由鲜卑族贵族组成的,统治基础薄弱,又不敢重用汉族地主士人,要实施统治,只好依靠集家奴与部分汉族文化于一身的宦官阶层。  相似文献   

11.
吴兴沈氏与刘宋皇权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兴沈氏的出现是江南士族正式登上南朝政治舞台的标志,在刘宋强化皇权的斗争中,沈氏人物沈演之,沈庆之,沈攸之我不置身其中,而沈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也由最初的君主私人亲信的身份向“王朝之臣”转化,南朝四代,沈氏累世贵显的地位由此奠定,沈氏家族的崛起与南朝皇权政治的复归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南朝历史中南方因素的加强。  相似文献   

12.
唐代权阉李辅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栋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3):66-70,75
唐代权阉李辅国历仕玄、肃、代三朝,官至太子詹事、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兵部尚书、司空中书令,加开府仪同三司,晋成国公,尊尚父,死后赠太傅,恩宠至极,奠定了唐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本文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入手,对李辅国崛起的契机、权势的延伸、被杀之迷等问题进行考析,并对其功过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卢骅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4):106-110
由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曾活动于辽宁省宽甸县天桥沟地区并把军部设在这里。其原因在于天桥沟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同时,这里也是日伪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易于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4.
六朝政治转型与吴兴沈氏的门风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渡于南汉之际的吴兴沈氏迫于生计,习武不辍,其家势亦渐趋雄厚,至晚在两晋之交发展成为声江左的豪族,不满于门阀政治格局而多次滋事的沈氏,尽管在东晋之世颇受重创,然则晋宋的王朝嬗递及元嘉中叶以降的动荡局势予其以武力显家的契机,进而厕身士流,沈攸之的乱败是沈氏由武入的转捩点,而门风转向的最终完成是在沈约时代。  相似文献   

15.
唐末五代,王审知及其子孙统治福建近半个世纪。本从王闽政权所实行的职官制度的角度将其统治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职官制度进行探讨。第一个时期自公元898年至908年王审知继王潮任唐威武军节度使统治福建,政治身份是唐朝的地方节度使,其属官完全依照唐制,受唐王朝任命。第二个时期自公元909年至925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福州升为大都督府,王审知便以闽王的身份统治福建,虽然自命职官,但向中原王朝称藩臣,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定期纳贡,是称雄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原动乱的情况下,王闽政权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福建的经济化迅速发展。第三个时期自公元926年至945年,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物皆如天子之制。尔后王氏兄弟子孙为争夺帝位,日寻干戈,相互残杀,内乱不止,政治腐败,势力日削。他们所实行的职官制度完全是独立的国家之制,自称国王,下置宰相百官,终于导致王闽政权的灭亡。王闽政权各个时期实行的不同的职官制度与其治乱兴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层干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带头人,是学校各部门工作的计划制订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育人过程中的设计师和指挥员,是上级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纽带,其执行力的强弱与高校兴衰息息相关。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容乐观,而“内化于心、强化于质、柔化于情”是提高中层领导干部执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吴兴武康沈氏是南朝最为活跃的南方土家族,而在刘宋一朝尤为突出。沈氏与刘宋政治发生联系始于沈林子兄弟。时值刘裕重构皇权政治,沈氏人物参预了刘宋建国这一重大活动,并与刘裕建立了特殊的君臣关系,由此而奠定其家族在南朝政治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周宣王对期,申伯在南阳唐河县境内建立的诸候国,史称南申.后楚国伐申,申国并没有灭亡,而是于公元前688年左右迁都于今信阳平昌关的谢城,谓东申,直到公元前585年左右东申亡于强楚.南申与东申灭亡后,申人或以申为姓,或以国都“谢域”之谢为姓.作为南申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申国的国都,信阳与南阳同为谢、申两姓的重要起源地.这一点也被历史地理学和在信阳一带的考古发现证明.  相似文献   

19.
关于蔡锷任职云南陆军三十七协协统的时间,以前有多种说法。1982年,谢本书先生查阅有关史料后,确定为1911年7月。但从最近发现的蔡锷致石陶钧的一封信中分析,蔡锷实际任职三十七协协统的时间是1911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