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其中运用陶弘景"怀疑——反驳"方法所建构的"怀疑——反驳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过程和探究工具。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论坛》2012,(7):170-171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我们其中运用蔡伦"连续缺点——替代"方法所建构的"连续缺点——替代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过程和探究工具。  相似文献   

3.
《教师》2008,(2):66-67
山东省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是全国最早的课改实验区,多年来,我们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模式的建构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建构出几十种不同的探究模式。“直观——外推探究模式”就是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直观外推法”运用到探究教学中,通过类比推理建立假说的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课程标准>同时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目的在于将探究引入课堂,让学生以类似科学家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不仅能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2013,(8):2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是一个具有研究传统的团队。在青岛市物理教研员王堡(WangPing)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创立了几百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法),出版了《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透镜式教学法》《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等四部教学模式专著,逐渐完善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探究教学的盲区 “注重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其要旨在于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随着新课程推进,设计“探究型课堂”已经成为物理教学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笔者注意到,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实施要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它还要求物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自主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物理教师,必须主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这里,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的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基础,而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核心。要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物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 ,应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科学探究教学的含义科学探究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家探究的方法 ,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科学探究教学中 ,学生虽然也要经历科学探究的基…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所以.物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从活动中领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那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探究思想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又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郑立东 《学子》2013,(9):55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  相似文献   

16.
对中学生来说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实施科学探究,是指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物理活动。其步骤大至有观察、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获得实验证据、分析与解读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把结果或结论告诉他人等。那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梯度设计物理科学探究习题,促使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陆文兵 《学子》2013,(11):30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物理教学往往是为"探究"而"探究",为考试、解题而探究,将探究注入鲜明的功利性色彩,没有从学生的成长着眼,缺乏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成为可有可无的"花架子"。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些体会。一、巧借现实情境,感悟探究体验对初中生而言,物理是抽象的,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定位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内容,并在新教材的编写中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充分凸显了当前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平时进行一点一滴培养的。因此,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更要注重和加强科学探究教学,通过精心创设探究情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而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列量与该物耻量之间的关系。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科学理论的探究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概念。探究学习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  相似文献   

20.
林旭 《教育艺术》2021,(1):60-60
元探究是指每个人对已有认知再认知的过程。本文通过构建"元探究"物理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来阐释"元探究"物理教学课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元探究"物理教学课堂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