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上某一事态、某一人物、某一重大问题的倾向性意见及评议。舆论对社会上发生的某一事态或欢迎、或抨击,对某一人物或拥护、或反对,对某一问题或肯定、或否定,往往反映出人心的背向。因此,舆论的动向,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封建时代,那些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相似文献   

3.
小说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和续卷(在轮回的春天里)。有如交响乐的五个乐章,或舒缓有致,或惊涛骇浪,或浪漫优雅,或漫天飞雪,或峰回路转……以柳城女子交警中队的一群女警为主线,描写了她们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热爱生活、爱岗敬业、敢爱敢恨、英勇无畏的女子交警形象。  相似文献   

4.
乡村味道     
韩旭 《湖北档案》2013,(11):27-27
最喜欢乡村的味道。在乡村里,一株大树,一棵庄稼,一碗米饭,一碟酸菜,一坛老酒,一坝稻田、一条溪水,一道山坡,一个池塘,一杯清茶,一缕炊烟,一个眼神,——只要你仔细闻闻,这些都是有味道的,或香,或酸,或辣,或苦,或甜,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乡村的味道。"味道"一词,就和那"吃了吗"一样,在乡下人的嘴里使用频率最高。乡下人一见面,嘴巴还没有完全张开,"味道"一词就从嘴巴里蹦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新闻专题报道,是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版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特殊人物或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的揭示或研究报道。专题报道冲击力大,社会效果明显.能放大突发新闻的舆论影响力。有关自然灾害的专题报道属于突发性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彭文  张俪砾 《新闻天地》2011,(11):80-80
我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天地》迷。在这个日渐寒冷的深秋,读飘着墨香的《新闻天地》,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寂寞的夜晚,打一盏柔和色调的床灯,或情感、或言论、或哲理、或幽默,总能舒缓我疲累的心灵,带番对明天的期待进入神秘的梦。  相似文献   

7.
有位作家说过,一本书就是一个人。而那每帧封面无异于表情丰富的面孔:或天真烂漫,或朴实敦厚,或艳丽迷人,或神秘冷峻。在这方寸之间的小天地,我克服了创意和工艺的种种制约,用全部身心一笔一笔地描绘着钟爱的形象。文/鹿耀世封面设计,一是创意,二是构图,三是色彩。创意:无论土与洋、具象与抽象,都要蕴藉书刊的特性。构图:无论丰盈或简约、恬淡或雄浑,都要力求贴切  相似文献   

8.
古代客籍名人在游宦、游学或游寓于嘉兴期间,或勤政为民,或激扬文艺,或藏书著述,或治病救人,或献身佛法,完成了多方水土养育、一方历史传承的重任,为嘉兴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尚显荣 《大观周刊》2012,(8):252-252
愉快教学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含有“愉快”因素上下功夫,或把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说有唱、欢跳拍手或采用新鲜有趣的实验演示,或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或带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接触活生生的事物。这样有静有动、有内有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集中精力学习。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29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开播,并在2007年3月17日《新周刊》发布的“2006中国电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目”桂冠。凤凰网这样介绍《一虎一席谈》:“《一虎一席谈》节目将每周萃取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11.
"小新闻"是一种短小精悍、思想性强的新闻模式。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而是小通讯、小故事、小消息、小言论等具有一定新闻价值、文章篇幅短小的新闻集合体。这类"小新闻",或在大的新闻背景中选择夺人眼球的小情节,在较少的字里行间展现时代特色;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明确提出观点,引导舆论;或一事一议,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  相似文献   

12.
引用:即是引用他人文章中某一观点,某一材料,或一句话和几个字。大凡引用的部分在本人文章中都应点出书名或题目,或文章篇末注明出处。在文章中或加引号,或在引语前加以说明,表示不是自己所创。引用要恰到好处,一般说,引用宜少不宜多,以免喧宾夺主。辑录:即平时报上所见的某某辑,它是聚集和抄录。一般指把某一事件的各方面论述,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描述,汇集摘录到一起,目的是为研究者和欣赏者提供方便。辑录虽是照抄,但不是全抄,要选择,要查找资料或阅读大量书籍。辑录一般只辑录资料、警句、名言、格言、谚语等,为了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得到媒体的重视;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的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世界。一、新闻…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用稿周期的错位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术期刊用稿周期的"错位"现象 用稿周期是任何一个规范的刊物都必须予以明示的一项内容,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尤为重视.许多学术期刊都是通过"稿约"或"投稿须知"将其"用稿周期"告知投稿人.这些"稿约"或足刊载在刊物的适当位置(一般为封底或封二、封三等),或足挂在该刊的网页上,或是通过设置电子投稿邮箱的自动回复等方式来向作者传递这一信息.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水军分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喜爱在论坛"灌水"的人或群体,一般称其为"灌水者":另一种是出于商业或私人目的专门组织的网络群体,通过雇用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商品的目的。这类为了商业利益以各种手法在网络上发贴、灌水的人群,被称作"网络水军"。本文所指的网络水军是第二种,  相似文献   

16.
张丛笑 《报刊之友》2010,(8):112-112
报纸和刊物在编排稿件时,由于当时宣传、形势的需要或因“名人效应”的关系,常把那些重要的报道、文艺作品等排在版面头条或其他较为显著的位置,有的并以花线、围框、字体、字号等方式给予加强。从一张报纸或一本期刊的编排来说,编辑部是有意图的。  相似文献   

17.
在报刊如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种期刊都应有自己的准确定位。期刊的直接消费者是读者,因此,所谓期刊角色的社会定位、市场定位,实质上最后归结为对读者的锁定。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读者群体庞大复杂,落实到个体,千差万别,所以,对读者的锁定要科学而严密。其锁定的依据,或年龄,或性别,或行业,或种族,或学术性,或娱乐性,或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或大众消遣类的通俗,不一而足。一本刊物,一但有了自  相似文献   

18.
有人以为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只有揭露社会的弊端或阴暗、挖掘人性的真相或丑恶,才算得上深刻,才称得上深度。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正面的引导与积极的鼓励,就像一缕阳光洒向潮湿的角落,更能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责任和义务。一部充满暴力或满是色情的电影或电视,在观众心里怎么会有和谐?一部描写悲苦悲伤的小说,又怎能体会阅读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9.
骆飞 《军事记者》2008,(2):I0002-I0002
一幅摄影作品,只是火热生活的一个切片。当某个瞬间被定格,便自然化动为静了,但读者常常想看到其中的“流动感。” 流动感,通常会体现为一种气息、一种动势,或一种故事的暗示。在图片里,流动感会形成一种艺术之“气”。而这种“气”,或慢慢弥散开来,或瞬间奔涌而出,或自然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20.
地方网媒需要有微内容什么是微内容?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微内容一词由学者雅各布.尼尔森1998年发明,指在互联网上能让读者在快速浏览后就能了解页面大意的一小组词语,比如文章提要、页面标题、电邮主题等,后被引申指能独立存在或用在文本里的内容数据,小如一个链接、一则微博、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音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