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倡导者和引导者。新课堂呈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热烈活跃的场面。但是活跃之余,不免令人担忧,教师"放"得太宽,往往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素养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各地新课改搞得风风火火,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开课重展示轻过程,示范课只图形式,不重实效,课堂表面看,民主、开放,实际效果却不很明显,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教师对新课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抓住新课改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眼下的公开课已经变了味,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开课成了老师表演、做秀的演艺场。  相似文献   

4.
笔曾听过不少公开课,听得多了,便感觉到有些公开课虽然表面新颖,但本质上和新课改的理念不符。如果这样的公开课被听课教师模仿,像病毒一样流行开来的话,会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准备“杀毒软件”,将所谓的“公开课”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5.
秦文 《山东教育》2005,(28):62-63
笔者曾听过不少公开课,听得多了,便感觉到有些公开课虽然表面新颖,但本质上和新课改的理念不符,如果这样的公开课被听课教师模仿,像病毒一样流行开来的话,会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准备“杀毒软件”,将所谓的“公开课”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6.
每次听完公开课,老师们总会由衷感叹:“要是每节课都这么上,该多好啊!”是啊,看那课堂上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师生对话,精美的多谋体课件,  相似文献   

7.
张老师,作为刚刚工作三年的教师,各级别的公开课我也听了很多,关于公开课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相似文献   

8.
我们周围的区、县、校公开课,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模仿已有的示范课、公开课,总体而言,由于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少,公开课比较呆板,没有个性。但这不代表“公开课”就是形式主义的演戏。其实,“公开课”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堂模式从传统式向互动式转变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洁 《教师》2010,(36):41-41
听过许多校级公开课和市、区级展示课,许多教师上的课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讨、总结的地方。每听完一节课,都让我们能够有所启悟,这些课渗透着新的教学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的精神,而这些示范课中的不足、缺憾,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展示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平台。近期,笔者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本文将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时为范例,谈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焕发着勃勃的生机——教师全身心投入,学生乐学会学.师生情意浓浓,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呈现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如何让语课堂焕发盎然生机.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那么如何促成互动生成的课堂呢?下面笔者就互动生成的策略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长期被邀评课,评课后总是心潮难平.《透析课堂“美丽的错误”》…和《公开课中“精心设计”的背后》等文章给我们以太多的思考.确实,目前许多公开课作秀味太过浓郁,曲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大量形式充斥课堂,反映数学本质的东西微乎其微,“数学味”之惨淡着实令人担忧.担忧之余,自己忽然有了种上公开课的冲动,于是乎,  相似文献   

15.
周德才 《中学理科》2005,(10):24-25
新课程标准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从常态课与公开课对比中认识上好常态课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也应运而生,诸如示范课、观摩课、试验课、研究课,等等。这些公开课,除了少数教师作秀外,应该说大部分是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我怀着一种近乎惶恐的心情“走南闯北”,到杭州、临海、金华等地听了不少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示范课、观摩课。总觉得城里孩子的素质、知识面等都比农村的孩子胜出一筹,对学生要求那么高的课我们农村教师是教不出来的,因为学生配合不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课程教学更适合城里的孩子。可是随着自身见识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才觉得真正的问题其实出在我们语文教师身上,即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提升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的素质,而提升的捷径就是阅读。  相似文献   

19.
课堂秩序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遵循的一种习惯性、制度化、合法化的规则。课堂秩序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障。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教学如果忽视了教学秩序这个基础,效率恐怕要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有必要重新厘清有关课堂秩序的认识,明确课堂秩序的维持需要运用一些管理手段,而从操作上讲,方法简便、有效的就是纪律约束,以保证新课改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下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一般把示范课、研讨课等统称为“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意义在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法、学法;为教师指明方向,确立目标;指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但纵观已实施四年多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施上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