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韩国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根本,其目的就是要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国民。  相似文献   

2.
1.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韩国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根本,其目的就是要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国民.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及全体国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弘扬民主精神,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言传轻身教、重积极轻消极、重政治轻文化等问题。在研学旅行中渗透道德教育具有体验性、全面性、民族性等优势,恰好可以弥补传统德育的缺陷。在研学旅行中,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体验教育、榜样教育和环境教育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坚定其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在他一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德育的意义他认为德育是强兵和富国富民的需要,有助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需要。他以道德教育为中坚,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世界观教育之中。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为“自由、平等、友爱”。首次把心理学引入德育理论的研究中,符合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在当今大力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今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中较多重视统一性和普遍性方面,而对德育的特殊性、民族性方面有所忽略。作为当今西方教育学的重要理论进展,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主要突出了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趋向。正确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论与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面临改革开放的格局,这已是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民族性是民族音乐之魂音乐是民族的。任何音乐都生成于一定的民族,是一定民族土壤培育的艺术花朵,具有浓烈的民族性。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民族的超民族音乐。俄国作曲家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指出:“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民族性的。”所谓民族性,就是民族共同体本质特性在音乐中的反映;是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来的民族个性、精神气质和艺术特征。这是—种难  相似文献   

7.
从英汉习语看隐喻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认知过程.隐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表达与接受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价值标准.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大多数的习语都具有隐喻性.因此,习语的选择和使用必然折射出一定的文化特征,表现出隐喻的民族性特点.隐喻的民族性体现于民族的地域性特征、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学典籍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垒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阳安 《中国德育》2006,1(3):31-35,56
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有助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他强调道德教育为中坚,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世界观教育之中;确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为“自由(义)、平等(恕)、友爱(仁)”。他还把心理学引入德育理论研究,提出“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成德观”。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当今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合道德的现象,都可以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道德评价.实现“道德的学校德育”是对学校德育进行道德性审视的一个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育话语形成"和"德育解码"。其中德育解码的正当与否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解码的具体意义生产是由德育话语与学生的先行经验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的。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所进行的德育编码需要从价值内容上进行实质性反思,而且德育编码所形成的德育话语要对学生具有亲和性,从而减少道德教育中事实存在的抵制现象。  相似文献   

13.
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 ,而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它是指教育者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那种教育活动。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各方面都处在奠基阶段。小学的奠基程度如何 ,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小学时期的基石奠正了 ,那么人生的大厦也就牢靠了 ,因此研究小学道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小学道德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何谓启蒙 ,《辞海》解释为…  相似文献   

14.
“重视德育是我国教育一贯的传统,历代的教育都强调以德育为中心,并且智育、体育、美育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与要求。”吟天,凸显道德教育的使命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扣问。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更需要关注人的发展、注重人性的唤醒,因此学校德育的开展、实施都应该关注人文与人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的需要是呈金字塔型从低一级的需要向高一级的需要发展的;并且是不可逾越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对应一种最佳“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是身心发展最为活跃、同时最为外露的一个年龄群。”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研究可见,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在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经验,都值得我国德育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思考,吸收或鉴戒。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中,是这一特定文化实践的产物,孤立地看待而全盘照搬,是不对的。但是也应看到,人类生活有共同的地方,因而德育也有其共性,吸收借鉴他国德育中共性的东西,对其失败的教训引以为鉴,是非常必要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对我国德育发展和改革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志“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风尚、习俗的总和,是各族人民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所创造并享有的一种共同传承的社会意识,它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地域性、变异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民俗是为适应人类各种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为人类各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德育是一种知性教育,其割裂了道德内在与外在结构的联系性.为摆脱现代德育的困境,需要通过体验道德教育、情景道德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完成隐性道德知识与显性道德知识之间的转化,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侯银亮 《文教资料》2013,(21):129-130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其文化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对于推进和谐西藏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藏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应“和而不同、独具特色”,具有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采用多种道德教育方法相结合,构建共性的德育内容和个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陆品玉 《考试周刊》2013,(57):104-104
<正>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德育的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无学之德无根,无德之学无魂"。进行德育渗透,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主知主义”德育观作为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一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认知和理性是德性和德育的源泉;德性的获得需要理性的支撑;道德认知与思维构成了道德教育的起始环节。“主知主义”德育观又有其自身难以僭越的限度。它不能担保认知与实践的相涉相融;认知并非道德的唯一要素,知性教育亦非德育的全部;知识不能自动地成为道德指导,智慧亦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主知主义”道德观不能如其所是地确保道德教育的价值与实效。对其合理性予以德育学辩护,对其限度予以德育学反思,是为了建构一种理想的德育研究致思趋向,以超越单一的“主知主义”从而以整合的视域对多元道德取向予以统驭或涵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