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栋 《林区教学》2014,(6):66-67
唯物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成为哲学家们历来关注并激烈讨论的重要对象,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许多质疑责难甚至被歪曲理解。根据时代与实践的要求,恩格斯晚年在一系列著作和书信中深入阐发并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且创造性地丰富、充实和完善了其科学内涵,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
<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在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学者关于解决住宅问题的改良主义主张进行论战的过程中写作的.它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住宅商品经济理论.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分工概念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恩格斯认为,用分工的观点最容易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产生分工的基础和直接原因,但分工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并且是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等历史过程的实现形式。分工导致了对偶制家庭向专偶制家庭的过渡,随着分工的发展,私有制、阶级与国...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权威思想集聚于《论权威》这一经典文本当中。国内学者对于《论权威》文本的研究,主要从挖掘文本的权威思想蕴含、拓新权威思想的理论视野、回归经典著作的时代价值等角度展开。一方面,把恩格斯的权威思想视为一个完整性理论来阐释,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之中实现理论同构,彰显恩格斯权威思想的非凡价值与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将恩格斯的权威思想看作一个开放且富有张力的理论体系,用跨时空的逻辑关联和发展性的历史承继来解释权威思想何以因时而进,在当代中国释放出理论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学习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在分析费尔巴哈的幸福观的基础上,从“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吗?如何达到幸福?”这三个方面来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通过分析,最终说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幸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要科学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恩格斯晚年对黑格尔主义的批判,从恩格斯的思想认识中,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与理论来源,科学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与革命性.  相似文献   

8.
以逻辑的民族性为中心,冯友兰的民族观实现了两个统一:一是民族的同一性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统一;二是民族复兴、社会变革的必然性与从国情出发的必要性的统一。冯友兰的民族观,既回应了近代以来的民族性、国民性批判,澄清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也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和社会变革做出了理性的说明,指出了发展的方向与道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冯友兰的民族观必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遭遇了来自以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和“青年派”机会主义思潮的双重挑战。为澄清巴尔特和“青年派”制造的理论迷雾,消除社会民主党内外错误思潮引致的思想混乱,澄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价值,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严整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既态度坚定地批判巴尔特对马克思主义的强制阐释,又旗帜鲜明地驳斥“青年派”的错误论调。恩格斯在对巴尔特和“青年派”的双重批判中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所彰显出来的以守正创新的思想原则将捍卫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的理论品格,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标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在施蒂纳的启发下,以费尔巴哈为主要批判对象,将现实的基础放在了科学的起点上,建立了以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同时,依托其经济学基础,以分工理论为起点,展开了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研究,并以此为转折点,走上了现实经济研究批判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运用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但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只能驳倒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足以动摇其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要真正超越历史唯心主义,必须说明现实历史的意义.此时的马克思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滞后,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无法从现实的物质生产中揭示出人类解放的意义,不足以彻底驳倒蒲鲁东的内在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仍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2.
何景春  孙华 《文教资料》2009,(24):104-107
本文点明了问题的缘起,指出了众多研究者对"纲要"课程的教学任务的认同,阐释了"纲要"课程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并分析了"纲要"课程如何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莱茵报》原版第1号和第20号为基础,对该期德国相关报道中的简讯、评论和通讯性新闻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无论何种篇章类型,《新莱茵报》均尊重新闻事实,同时又敢于表达批判的政治立场;所作评价建立在事实和对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较强说服力.另一方面,不同篇章类型无论在篇章结构还是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上都有所不同,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上有着高度的统一,但由于人的理论修养和著述分工等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比较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异”与“同”。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提出的“结构第一”的戏曲结构主张是李渔戏曲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李渔戏曲结构论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戏曲艺术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第二,戏曲。是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艺术;第三,戏曲是高度重视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外教育游戏评估的两个相关量表,构建一个对外汉语教育游戏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游戏概述、反馈、控制权、游戏学习曲线和学习机会五个评估维度。将框架运用于《新乘风汉语Zon》的评估和分析,为该游戏的改进以及未来的汉语游戏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结合当前的思想理论实际,我们必须学习与掌握以下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而正确理解"两个决不会"原理,客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出版于七十五年前的《新事论》,主张工业化是中国走向自由之路,对目前中国城镇化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这就是,城镇化建设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城镇化建设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并真正地反馈农村、造福农民。  相似文献   

20.
“意志合力论”是恩格斯晚年所特别注重阐发的思想,它对于深入理解作为历史的辩证决定论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意志力”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