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学家提出,国家课程是育人的第一课程,校本课程是育人的第二课程,校园文化是育人的第三课程。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是课程,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呈现等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达成,离开科学合理的课  相似文献   

2.
季洪旭 《上海教育》2010,(12):51-52
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高度重视课程建设,明确提出“以夯实基础,发展个性特长为着眼点,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和谐发展的课程;以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为主要生长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多层次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个性成长,而个性成长的基础是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学校的课程只有从统一走向选择,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服务,才有可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才能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理念的根本途径。践行"崇文求真"的育人理念,实现新时期"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是南京一中人的潜心追求,近年来南京一中通过课程引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载体,需要立足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突出对学生素养发展和关键能力的培育,建构起目标适切、结构合理、内容精准、实施有效、评价多元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整合、课程间的联动、学习与生活的联结、知识与能力品格的共生。蜊江中学围绕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育人目标,进行精致课程体系的系统开发,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健康成长,为初级中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并非简单的文化知识传递,还蕴含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是一个情感教育渗透的过程。学校情感教育的课程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提升,激发学生良好个性成长和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传统理想化情感教育偏离了学生认知发展目标,科学化情感教育疏离了学生生活世界,而封闭化情感教育则阻碍了学生社会化发展。新时代学校情感教育需要打造具有人文关怀和绽放生命色彩的学校情感教育新生态,着力探构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乡土课程的融合路径,真正实现以情优教、以情化人、情境育人。  相似文献   

6.
“健康身心、高雅情趣、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是海桐小学全体师生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以“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为抓手,实现学校文化与课程的携手共进,在课程中融入学校文化的要素、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质,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量雄 《广东教育》2004,(12):41-42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则是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从而达到育体、育心和育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而要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休育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8.
宣沫 《教育文汇》2021,(2):8-11,15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高中学校要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是改革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松江二中聚焦E-SA-S跨学科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持续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冯桂芝 《天津教育》2014,(23):53-5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它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依据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理论,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基于学校实际,我们构建起课程文化体系,形成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即红色理想课程、蓝色经典课程、绿色灵动课程。  相似文献   

10.
张金 《宁夏教育》2023,(5):26-27
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学校在质量提升过程中,通过突出环境育人理念来巩固育人阵地,借助抓实教师队伍建设来提升育人能力,加强德育工作来落实育人目标等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学校启智润心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金艳 《甘肃教育》2012,(19):20-21
学校培养的不能是只会做题的学生,应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质,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因此,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要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需求出发,开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彰显个性,形成知识、技能及思维拓展等和谐发展的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要本着既能刺激学生的"胃",又要留住学生的"心"、更得留住学生的"身",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应该既重内容又重形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校本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让学生"活"起来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既是名校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名校长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主要由发展愿景、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构成。学校教育哲学是办学实践的指南、课程建设的基础、特色形成的关键和校长成熟的标志。凝练学校教育哲学的操作要领为:发展愿景体现沟通、认同、生动,办学理念体现简洁、独特、真实,育人目标体现共性、个性、具体。  相似文献   

13.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坚持"言行立品玉润成学"的校训,追求"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秉承"合格+特长"的育人理念,把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初衷是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现实中的拓展性课程建设常常脱离学校理念性文化和特色地域性资源,忽视学生需求和兴趣,既没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也未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突破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学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理念设计课程框架,聚焦特色资源挖掘课程要素,以“五育”为纲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建构课程实施路径,围绕育人目标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最终实现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促进高中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的精神,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以“科艺交融、人文固本”的学校课程理念为指导,我校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应针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从课程的理念、学习目标的整合与实现、拓展训练引入课堂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探索出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办学特色形成和学生个性培养的保证和体现,这就需要提高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适切性。进一步开发农村校本课程,要与服务"三农"、促进学生发展和切合教师专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学校内部治理作为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立足新时代,学校内部治理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家教育治理释放的办学活力,通过学校运行机制、教师发展模式、课程资源配置模式等创新,高质量达成学校育人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要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文化传统,又要指向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学生发展”为起点,凝练实践路径的治理价值、建立规范的学校运行制度、建立高效的教师发展机制和丰富的课程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既是每个生命的内在需要,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就是关注人的发展.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启和促进每一个儿童的自我建构和发展.而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在"培育六小少年"的育人目标下,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依托蓓蕾少年宫,把"空间与时间"交给学生,开辟了学生社团活动,着力加强六小社团课程建设,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彰显校园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反映内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蕴含在物质、精神领域里,渗透于制度、课程和师生的行为中。当代学校文化的核心功能和价值在于,培育学生的科学与人文基础,铸就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近几年,我校着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和实践文化育人,逐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