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9年10月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1):11-11
甲,天干的首位;子,地支的首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一个轮回六十载,而今60年,正好一个甲子的轮回。"六十一甲子",我国举办了盛大的建国60年大庆活动,配合建国60年发行的邮品也是琳琅满目。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为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中国邮政发行《祝福祖国》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本票1本。  相似文献   

2.
5月1-31日,黄浦区总工会、区化局等在三山会馆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邮品、收藏展”,黄浦区职工邮协和上海市职工邮协专题集邮研究会协办了邮品的展出。吴申耀、刘广实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俄亥俄州建州200周年之际,美国发行1枚纪念邮票。一位美国邮友给笔者寄来1件类似邮折的趣味邮品。这件趣味邮品大小为32开,对折4页,封面(图1)上端印有醒目的  相似文献   

4.
裴雨 《集邮博览》2012,(1):58-59
随着近年来网络邮拍的兴起,邮迷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通过网络拍卖平台竞拍自己心仪的邮品。笔者自从2008年成为网络邮拍会员以来,购得大量早期邮品。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苏维埃邮政总局发行邮票已届70周年了。2001年11月为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集邮界先后配合出版了专刊,发表专文,并编印专著予以纪念。12月6日,国家邮政局又发行了一枚邮资图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的瑞金革命遗址普通邮资信封。而在邮品拍卖中,一些拍卖公司也紧紧围绕“苏维埃”这个主题,精心组织了珍贵的苏维埃邮品亮相拍场。据统计,在2001年9场次邮品拍卖中出现的苏维埃邮品有27件之多,其总估价达143万多元。  相似文献   

6.
太岳区军邮的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二等奖论文 作者根据相关史料,梳理了太岳区军邮的组建与调整,并据此认定若干实寄邮品上鹰球图军邮日戳的使用年份。  相似文献   

7.
何欣 《上海集邮》2013,(9):16-16
7月8日崇明县邮协召开"五大",进行换届。7月9日铁路邮协在周恩来机车纪念馆举行工作研讨会,回顾31年来集邮工作经验,探讨今后集邮工作方向。7月20日赵涌在线与苏州邮政史研究会在苏州观前文化市场举行沪苏两地集邮学术、藏品交流会,邵林主讲当前国内邮品交易动态。7月22日常州市邮局、邮协举办赵善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上海甲戌邮史研究会一行19人专程前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通常都有兼项收集。而本文作者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他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而这些贺卡,也反过来见证了他60年的集邮经历—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常常还兼项收集钱币、火花、烟标、税票、纪念章等。而我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我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这些贺卡风格迥然不同,然而都饱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5日,爱尔兰麦克唐奈·怀特股份公司在都柏林举行邮品拍卖会,付拍邮品共计825项,其中25项是马尔莱迪封和邮简。 由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威廉·马尔莱迪设计的这种邮资信封和邮简,正面图案相同,1840年5月与  相似文献   

10.
回顾本世纪所发生的重大事件,1945年无疑是最重要的里程碑。刚刚过去的1995年,以两个大写的“50”载入史册,一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二是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集邮者兴致勃勃地注视着世界各国围绕这两个重大主题精心设计的邮票,而联合国为自身成立50周年而发行的系列邮品和集邮品,自然受到许多邮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2,(1):48
辞旧迎新无锡亚展过后,各省参赛作者攀金摘银归去,接着又逢邮品秋拍,京沪道上,邮人接踵,有人喜获珍邮,有人囊中饱满,一派昇平景象。转眼别了2011,迎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30周年的日子,邮友们又在摩拳擦掌,或者重编展集,或者试图破解悬案,在理论研究中披荆斩棘。读者至上无锡亚展,公开发行的集邮类月刊都在展销厅设摊,这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因为本刊除  相似文献   

12.
1991年邮市火爆,与此相应的便是各地邮票公司为新邮发行而推出的原地封、原地片等原地邮品被邮人争相抢购,以致供不应求,动作稍慢者遭遇退款也就难免。在此期间,我即多次邮购碰壁,也经手退款给函购《景德镇瓷器》邮票原地邮品的各地邮友。  相似文献   

13.
肖高键 《集邮博览》2010,(10):80-8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形势一派大好,集邮交友也不仅限于国内各省市,还发展到与外国邮友的友好交往,互通信息交换邮品,增进邮谊。在那个时期,我也曾收到过英国一位"邮友"的来信,要与我交朋友并要我给他寄一些中国的邮票邮品。  相似文献   

14.
今年29岁的退伍军人曹巍,8年前在厦门某部队担任登陆艇信号兵。据称,1991年初,《解放军画报》社摄影记者拍摄了曹巍等人用手语打信号的照片。不久,《解放军画报》刊登了一张题为《准确无误》的照片,图中的水兵正是曹巍。 今年4月,曹巍在报上发现“蓝军邮”邮品(本刊编者注:指《大江南北》杂志社委托,邮政局发行的加印“蓝军邮”图纪念人民海军建立50周年邮资片)上的水兵形象,正是《准确无误》。他马上赶到《大江南北》杂志社门市部,花90元买了一套“蓝军邮”邮品,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元月,收到邮学家王景文同志的大作《胶东邮史邮品研究》,笔者曾反覆拜读书中的有关文章,之后曾和景文同志信函交换意见。2003年11月,正值亚洲邮展  相似文献   

16.
在邮市处于低迷中挣扎的1999年,一种新的邮品悄然出现,它在集邮者眼中就象一个匆匆的过客,并没有引起广大邮人的过多注意,瞬间烟消云散。到第二年,此类邮品越发越多,才引起邮人的关注与惊呼,同时也招来众多的非议。到目前,共发行约160枚封,百多枚片。  相似文献   

17.
邮友是集邮者在集邮活动中相互交流中自发、自愿、自然形成的一个群体。它的称谓,平凡而普通,但它让我从邮品中体味了人品,从交往中感悟了真情。邮品有价,能从市场买到,而邮友的交情则是无价的,需要彼此用心去培育呵护。邮友好似一本读不完的邮书,让我不断地收获信息,增长邮识,丰富邮藏;邮友又像一扇打开的窗,让我经常看到外面多  相似文献   

18.
双首日邮品     
崔刚 《中国集邮》2001,(12):32-32
集邮已有5年多了,与各地邮友们互寄新邮首日自然封一直没有间断过。我认为这是专题邮集的基础,也是集邮研究的最好素材。我在收集新邮首日自然封的过程中,也在邮友们的指点下,制作了一些特色邮品,如双首日邮品。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9,(9):80-80
金秋北京,喜迎华诞。2009年9月,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恰逢北京邮票厂建厂50周年,为拓展集邮知识,探寻邮票魅力与秘密,领略一流邮票印制企业的风采,《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探邮金秋邮学京城——集邮博览邮学团北京行"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邮预报     
“邮品有价,邮识无价”,就是说搞好集邮,就得学好邮识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