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学范畴内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体验具有主体性、情感性、整体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过程。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学要求:关照生命价值与生命的整体性;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让体验在教学中穿行;重视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的相关条件,如情感、自由、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范畴内的体验具有主体性、情感性、生成性、整体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过程。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学要求:关照生命价值与生命的整体性;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让体验在教学中穿行;重视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的相关条件,如情感、自由、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感悟生命“是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立足《触摸春天》教学过程,践行活动教学理念,设计系列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活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重视单元学习的整体性,使课堂学习与学生行为改变发生联系,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篱笆,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更广阔的空间里自主合作、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主体验,在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加在知识的整合、信息的处理、能力的迁移、个性的张扬、特点的发展、人文的素养、生命的体验等方面获得整体性发展。那么,如何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呢?我在教学中对自主选题,捕捉信息;积累内化,处理信息;汇报展示,整合信息三方面做了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命本体论角度出发认为:传统审美体验是生命体验的逐层升华和不断生成;生命体验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心理结构中逻辑展开;生命体验的整体性的一元构架和心物互动的和谐化的二元展开,构成了传统审美体验的范畴特征;传统审美体验的言说结构和方式蕴含着对生命本体的感性直观体验。这些表明传统审美体验与总体性生命体验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视域里的生命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断言:21世纪是体验哲学的时代。这种体验,在笔者看来即为生命体验。生命是体验依托,而体验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它规定着特定的生命且被这种成长中的生命规定着。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德性生成作为这条链上的独特一环,尽管有其特殊的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却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不能脱离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课堂教学的体验缺失及其矫正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曹石珠 《教育科学》2004,20(1):17-19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传统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体验,存在着作为教学的主体性、过程性和情感性等多种体验缺失;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体验地位和意识,注重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和情感性体验,构建以人为本的富有生命、生活关照意义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蒋雁鸣 《教师》2010,(1):75-77
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关注学生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认知结果,关注教学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它注重体验的本体性、亲历性、情感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个体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五年级学生对生命的历程、科学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认知还相对模糊,也没有深入的体验。在苏科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课“拥抱生命”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陪伴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开展了“感觉生命—感知生命—感受生命—感悟生命”四个层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体验活动,较好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在生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体验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源泉,个体生命生活能力的形成、人生观的养成、人格的塑造等都离不开体验源流的浇灌。语文生命体验作为一种从生活情感到审美探究的图景认知思维活动,在动态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消融师生之间固有的矛盾对立,是语文教学的本体。语文教学生命体验凸显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建构性、实用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并在情境创设中,体验过程、体验表述和体验效度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究,凸显生命的意义,实现个体生命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教育学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等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体验分为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生命化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的交往互动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根基,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强调"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重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等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5.
体验是课堂条件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学生活动体验中得到的大量的是缄默知识,根植缄默知识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值得尝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主要举措如:在学生缄默知识分析活动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缄默知识知晓活动中强化学生体验意识;在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解决活动中丰富学生体验;在缄默知识显性化活动中深化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16.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使知识的学习不再限于认知、理性范畴,而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与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学习直接指向个性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验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的缺失与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多处强调体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过去,由于体验教学的一度缺失,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师生关系对立冲突,知识掌握效度有限,精神世界贫乏等诸多弊端。而采取“重视现有积累,使日常体验上升为审美体验”、“科学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体验”、“开展丰富的想象活动,直接表达和展示生命体验”等策略,是复归体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或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亲历的感知和体验,主观能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领悟与掌握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语言经验是个人从学习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体验和积累。语文教育过程是语言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不仅是知识的记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较高的效率促进这一过程。然而现代语文教育在材料上脱离学生的语言经验和社会生活,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