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甫洪 《视听界》2012,(6):84-85
暗访是记者在调查性采访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往往打上“非正常拍摄”的字幕,表示画面是记者在被采访人不知情或未感知的状态下进行隐秘摄录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提问占有重要位置,一档电视节目,提问成功了,节目就成功了大半。提问是取得事实的手段,好的提问才会有好的回答。问的精彩,答的巧妙,珠联璧合,相映成辉。同时,记者提出的问题,又是节目中必备的线索和脉络。没有角度新、主题深的提问,就没有生动、具体的回答,也就没有出彩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原则、电视新闻节目采访技巧运用和提升以及强化电视新闻节目采访效果等方面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当今电视节目声像结合的特质,使之成为最具媒体艺术的传播亮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其语言艺术是节目最大的关注点。本文以柴静在节目中的采访语言和主持语言为例,分析电视新闻采访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互动的语言艺术,寻求最佳的新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邱金太 《东南传播》2010,(10):141-142
电视新闻节目"兴奋点"设计得当与否,决定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与否。"兴奋点"动情、新鲜,富有感染力,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计"兴奋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第一种类型,即"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7.
张晓明 《视听界》2011,(6):42-44
说起电视新闻中的调查类节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透视,资深的记者队伍,娴熟的电视手法,使其一度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面旗帜。不过,电视新闻调查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不断出现,需要媒体,特别是城市台、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反应,迅速解读,深挖观众需要的内容,为受众提供“快消品”。相对于央视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8.
许立 《新闻窗》2009,(6):60-61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记者一旦出镜,就意味着自身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不仅能为节目增光添彩,还能让观众看到其健康阳光的形象,但同时也有部分出镜记者不具备相关的能力和技巧,既缺乏对采访现场的观察,也未能很好把握节目的特点和性质,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王友旗 《今传媒》2016,(3):116-117
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手段在宣传报道中十分重要,它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前提条件,是记者从业的基本功底.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通过采访来完成的,是通过亲自观察、倾听、思索、分析而做出的科学、合理的判断.本文着重探讨的是预约性采访、等候性采访、调查性采访、追踪性采访、即席性采访、隐蔽性采访、电话采访和话筒采访等几种电视新闻采访的具体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0.
法制节目在法制建设与宣传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为例,对法制节目的叙事特征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了"故事化"手法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离不开新闻采访这一重要的表达方式,而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采访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记者型主持人专业素质的高低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为了获取新闻事件中的真实信息材料,更为深刻地了解事实的真相,记者型主持人应该更为全面地包装自我,掌握新闻采访中的技巧,合理运用采访方式,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刘嘉 《声屏世界》2011,(9):40-41
"播"与"说"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担负着政策导向、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阵地之一。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能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节目的思想内容,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整体宣传效果。"播"新闻严格以稿件内容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文雨 《东南传播》2012,(6):154-157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一期为案例,分析该类型节目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双重符号互动模式。探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利用新闻议题的引入和面对面的访谈中的符号互动,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条路径来形成互动双方"共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访在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访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思想深度,进而决定着节目的成败。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不仅应在选题、资料、技术与设备方面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技巧,善于分析、提问和把控现场气氛与谈话情况,坚持真实和客观的立场,从而为节目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及时性,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造成了威胁.本文就如何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加强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和宣传作用等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中互动性议题的设置技巧.  相似文献   

16.
林光明  郑宝珠 《东南传播》2010,(11):122-123
在媒体林立、信息发达的经济社会,各级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层出不穷,受众的审视水平也从中不断提升,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实践中,电视新闻评论往往以其深刻性来展现传播效果?深刻性,就是电视新闻评论触及事物或者现象本质的程度:欲在这个程度上达到最高境界,具备广泛的说服力和舆论影响力,前提是要做好采访。本文从采访策划、创造条件、深度挖掘三个方面,浅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随着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关联,电视特技手法的增多,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开始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创造机会.电视新闻编辑开始由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背景下,关于电视节目短视频化发展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对电视新闻节目短视频化的优势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其具有强化时效性、增强互动性、贴合大众口味的作用;同时以"央视新闻"抖音号为例,重点探析了电视新闻节目短视频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在短视频时代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